银川年产15GW单晶硅棒项目提前5个月搬新家
6月5日,在中铁三局承建的银川年产15GW单晶硅棒项目建设现场,2座占地面积各12.88万平方米的巨型车间比肩而立,银灰色的屋脊如巨鸟之两翼。这2座车间的建成使银川年产15GW单晶硅棒项目比原定入驻时间提前了5个多月,也让项目提前产生了经济效益。
银川年产15GW单晶硅棒项目是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项目,总投资58亿元,2019年5月开工建设,建成后可解决近5000人就业,达产后年均产值83亿元,届时银川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棒及切片生产基地。项目原定今年10月底交付使用,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延缓了建设脚步。2月25日,作为银川第一个复工项目,中铁三局统筹疫情防控和项目建设,开始与疫情的赛跑。“抢工期、赶速度、保安全,高峰期工地有1700多人同时作业,原本由一个队伍完成的工作细化拆分成2至3组。工人三班倒,整个工地晚上都是灯火通明,就是要把失去的时间抢回来,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项目党支部书记籍少甫说。
“巨无霸”的项目需要巨型车间,车间设计长484米、宽172米、高22.8米,单体面积12.88万平方米,这样的体量在西北首屈一指。12.88万平方米是个什么概念?项目总工程师尤厚非解释说:“相当于并排容纳10幢长80米、宽50米的三层办公楼。如此规模的车间不是拼搭积木那么简单,单是工艺管道就有十余种,数以十万米为单位计,切割、焊接、组装每个环节都要精益求精,防止返工浪费时间。”靠着精益求精、敢打敢拼的精神,中铁三局不仅抢回了工期,还为项目后续建设赢得了5个月的“提前量”。
6月5日,记者在已经交付使用的2号车间看到,第一批800台单晶炉已经搬进了“新家”。原计划今年10月31日达到投产条件,5月6日车间已经开始生产调试,5月12日18时34分,首根硅棒顺利出炉。籍少甫形象地说:“这2座车间就像给项目建设‘打底稿’,有了好的底稿才能写好发展文章。我们建设得快一点,企业就能早点入驻、早点产生效益。作为央企,以实际行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记者 李东梅 李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