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把依法治区贯穿到“四个宁夏”建设全过程

23.12.2014  13:51

把依法治区贯穿到“四个宁夏”建设全过程

——在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2014年11月21日)

李建华

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一届三次全会确立了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次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区,这既是建设“四个宁夏”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四个宁夏”的重要举措。我们贯彻落实这次全会精神,不能孤立地强调法治建设,不能简单地就法治抓法治,要把依法治区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统筹谋划、协调推进,贯穿到建设“四个宁夏”的全过程。下面,我就贯彻落实好这次全会精神,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方面,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用法治精神促进开放宁夏建设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两个全面”是姊妹篇。法治建设与改革开放就像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在有一种倾向,认为改革开放与法治建设是相互排斥的,要改革开放就不能讲法治,改革要上、法治就要让,这种认识是有局限的、片面的,与法治精神也是不符的。

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必须正确处理依法治区与改革开放的关系,坚持“”和“”的辩证统一,既不能片面强调法治而不改革开放、不主动作为,也不能片面强调改革开放而“良性违法”、甚至胡乱作为。乱作为、滥作为是违法行为;慢作为、不作为是渎职,本质上也是违法。

依法治区要与时俱进,为全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改革要于法有据,但也不能因为现行法律规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那是无法推进改革的。依法治区需要开放。封闭起来,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搞法治建设是不行的,必须积极学习借鉴外地的好做法,乃至学习借鉴世界上一些国家的好经验,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不断创新进取,紧跟时代步伐。依法治区也需要改革。没有哪一部法律一成不变,宪法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除根本政治制度等规定外,其他方面也在不断完善。中央四中全会的《决定》中有186项新举措,我们的《实施意见》有179项新措施,改革精神贯穿始终、体现在各个方面。我们必须以改革的办法推进依法治区,从目标、任务到措施,都要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依法治区要为改革开放护航。我们衡量依法治区的成效,最终要看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改革开放的每一项成就,很大程度上都是在不断地推进法治建设、不断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过程中取得的,都是在突破传统观念、传统规矩、传统做法的基础上取得的。因此,决不能以法治为借口,按部就班、墨守成规,这样我们就什么事也干不成。实践证明,只有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及时做好立改废释工作,法治建设才有生命力。推进依法治区,就要根据宁夏改革开放的需要,制定新的地方性法规和规定;对于不适应改革开放,需要修订的法规要及时修订,需要废止的要依法废止。最近,我们对1958年至2012年6月自治区党委和办公厅的1132件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经自治区党委常委会研究,决定废止441件,宣布失效307件,另外还有48件需要修改,这也是我们提高党的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推进依法治区的一项举措。有些需要突破法律规定的改革,如果在地方权限内通过立改废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就要积极争取国家授权,为改革试点提供法律依据。上海自贸区争取国家暂停了3部法律和11项行政审批,我们在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中要想借鉴上海自贸区的经验,也要争取国家的法律授权。

深化改革开放要弘扬法治精神,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工作都是在探索摸索阶段,主要是解放思想,冲破制度藩篱,摸着石头过河,法治建设相对滞后。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改革已积累了经验,今后深化改革开放要更加重视法治建设。我们强调于法有据,就是为了使改革不走样、有章有法,有正确方向,不能想怎么改就怎么改,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更不能为了少数人、小团体的利益就可以乱作为。首先,要利用好宪法和现有法律提供的制度空间,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开放。也就是说,要把现有的法律、政策规定用够用足。其次,要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敢于创新、勇于改革,只要法律没有规定、政策没有限定的,就要大胆探索。再次,允许试点试验的,就要积极推进。中央批复宁夏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如何把这块牌子用好用活,成为我区改革开放的一块金字招牌,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如果循规蹈矩、墨守成规,那就不叫试验,也就没有必要搞试验区。中央批准我们每两年举办一次中阿博览会,这是中央给宁夏对外开放的又一块金字招牌,同样需要我们敢闯敢试。建设开放宁夏,最关键的是解放思想,如果不敢创新、不敢改革、不敢担当,改革开放就是一句空话。建设开放宁夏,最需要的是实打实的措施。试验区不可能一下子把所有政策都拿出来,要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去突破。中阿合作也要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落实,经过长时间努力,才能形成气候。如果每个市县、每个厅局都能大胆地推出一项创新举措,加起来就能开创我们宁夏内陆开放的新天地,如果等待国家给政策,那是等不来的。

二、用法治思维加快富裕宁夏建设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推动发展离不开法治保障。我区是欠发达省区,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引领、推动发展。

谋划发展要有法治意识。作决策,要处理好权与法的关系。政府的每一分权力都来自法律的授权,是有边界、有约束的,只有依法决策、依法用权,才能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因此,决策时既要考虑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也要考虑是否符合法定程序,决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搞家长意志。有些决策需要突破现行法律,必须充分论证,广泛听取意见,做好风险评估,把民主决策和依法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这既是衡量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的一个标志,更是衡量我们干部政策水平的一项标准。定政策,要处理好现实与可能的关系。每一项政策都要符合本地本部门实际,符合群众的根本利益,充分考虑现有法律政策的规定,充分研究突破的方向和可能,不能拍脑袋。我们确定发展目标,既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形成倒逼机制,也不能不顾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环境,盲目定指标。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一定要在国家宏观指标指导下,结合我区实际,实打实地算出来,不能简单地搞推论、定指标。搞规划,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用法治思维推动发展,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搞好规划。我们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谋全局、管长远的,下一步人大立法后,其他规划都要与这个规划相衔接。这个规划也是管当前的,谋划明年工作,谋划重大项目、制定“十三五”规划,都要与这个规划相衔接,否则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就是一纸空文。落实好这个规划,就是依法治区的一个实际行动,也是推动发展的重要保证。

引领发展要发挥法治作用。法治是政府与市场的平衡器。如何发挥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作用,是我们在发展中很难把控的一个问题。必须注重发挥法治的引导作用,正确处理好这对关系。要依法履行行政管理职能。这次《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要推行政府权力清单、权力运行责任清单、行政审批负面清单“三个清单”,目的就是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把该放的放到位,把该管的管好,在引导、服务、调节上多做工作,在管理、审批上少设障碍,真正为市场主体松绑。这项工作,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法律不仅仅是权力的唯一来源,更是追究责任的手段。“三个清单”主要是厘清政府权力的边界,只要是法定职责就必须作为,如果不履行法定责任,凡事明哲保身,就要通过组织手段中止你手中的权力,追究你的责任。要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对于那些守法经营、诚信经营的市场主体,要依法予以保护,该鼓励的要鼓励,该支持的要支持;对于那些尔虞我诈、坑蒙拐骗、偷税漏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要依法严厉打击。这种导向形成了,市场主体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发展的活力就会进一步激发。我们打造“两优”环境,其中法治环境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如果我们各级政府都能依法办事,投资者就会更放心、就会纷至沓来。

推动发展要善用法律手段。现在,各地发展的任务很重,有时为了完成任务、推动落实,往往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有的甚至搞强迫命令、粗暴执法,效果也不见得好。各级领导干部要努力克服单靠行政命令、单靠经济手段的工作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善于运用行政、经济、法律多措并举的方式推动工作落实,遇到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要多从法治角度想办法,多依靠法治的力量来推动。如果我们的干部都知法懂法、依法办事,引导群众守法用法,许多发展难题就会迎刃而解。

三、用法治手段保障和谐宁夏建设

法治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稳定进入风险期,必须把法治作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舱石”。

要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违法犯罪是对社会和谐的最大破坏,是影响老百姓安全感最重要的因素。我们要充分运用法律这个治国重器,严厉打击杀人、抢劫、涉枪涉爆、黄赌毒等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如果我们的平安建设能够做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那么我们社会和谐就有了最有力的保障,就能还百姓一个平安,给社会一个交代。今年全区公安机关开展了禁毒大收戒,效果很好,这方面的工作还要持续抓。现在正值岁末年初,是各类刑事案件的高发期,要开展集中打击活动。不能我们刚刚部署了依法治区工作,犯罪率就上升,老百姓就会认为我们这次全会没有实际效果,就会影响我们党的公信力。

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衡量社会和谐的重要标志。《论语》上讲,民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说老百姓不怕得到的少,就怕不公平。依法治区就要在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上多下功夫。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特别是要依纪依法严惩腐败。腐败直接破坏社会公平正义,老百姓最反感、最痛恨,既要坚决查处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又要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环境,建立公平的分配机制,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大力推进司法公正,让老百姓从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司法机关要以贯彻这次全会精神为契机,加强对司法人员的教育,提高办案质量。对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要逐个排查,看看有没有司法不公的问题,冤假错案要及时纠正。

要夯实全民守法这个基础。人民群众是依法治国的主体,也是和谐社会的主体,全民守法是建设和谐宁夏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守法意识,培育法治文化,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必惩的良好社会风尚。要高度重视思想舆论工作,对各种杂音、噪音包括网上的负面信息及时加以澄清和纠正,主动发声、先声夺人,讲好中国故事、宁夏故事,传递正能量。我们还要弘扬回汉一家亲的光荣传统,把我们宁夏民族团结、宗教和顺这张名片打造得更加靓丽。

要坚持以人为本、法情并重。维护和谐稳定,有时仅靠法治是不够的。法律是无情的,但人是有情的;法律不可或缺,但并不是万能的,社会治理的渠道不应该只有法律一条途径,我们不能把老百姓反映的所有问题都交给法律,把所有的矛盾都推给法院,也不能把矛盾上交,要尽可能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有些事情自己明明能解决,因为怕担责,上交矛盾,甚至让老百姓上法院,这不符合法治精神,也不符合党的宗旨。因此,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宽严相济,重视疏导化解、柔性维稳、文明执法,善于做群众工作,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善于发挥德治的教化作用,努力做到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四、用法治力量推动美丽宁夏建设

法治是推动各项事业向前发展的强大力量,也是建设美丽宁夏的重要力量。依法推进美丽宁夏建设,既要考虑当前,也要考虑长远,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建设美丽宁夏,要增强忧患意识。环境既是发展问题,也是民生问题、社会问题,人们对环境越来越重视。现在,我们有的领导干部重发展轻环境,有的只顾眼前、不顾长远。宁夏生态环境本来就脆弱,经过历届党委、政府和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才使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我们宁夏的一张靓丽名片。保护好这张名片,是我们的共同责任。当前,宁夏环境保护压力很大,特别是宁东的压力更大,一旦宁东的环境出了问题,就会影响银川、影响全区生态环境,影响黄河的安危。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尽管现在宁东的排污基本上是达标的,废气、废水的处理也加大了力度,但废渣的处理、高盐水的处理还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还有偷排、漏排的问题,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企业也要承担起责任。否则,我们将愧对历史,愧对人民,愧对子孙后代。银川的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就拿交通来说,现在看起来马路宽敞、交通相对快捷,但大家仔细算一算,我们银川的人均机动车拥有量超过北京,增速也比较快,如果现在不考虑这些问题,不采取一些措施,过不了几年,银川的交通状况就会跟今天的北京一样,而且还会引发停车难、雾霾天气等问题。因此,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保护好宁夏的青山绿水,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发展,决不要发臭的GDP。

要依法依规节能降耗,为发展提供空间。能耗是影响环境的重要因素,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各种各样的政策措施和考核办法,对各类企业制定了明确的排污标准,我们都要认真落实。处理好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关键是找到平衡点。我们宁夏是资源依赖型省区,工业倚重依能,环境承载力是制约发展的一个瓶颈。一方面要通过转型升级,把能耗指标稀释出来;另一方面要通过节能降耗,淘汰落后产能,为发展腾出空间。我们重视能耗的考核,特别是万元GDP能耗的考核。要发展就要耗能,我们强调只要是行业领先、能耗最低、排污达标的企业,就要大胆地引进,同时要大胆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只有这样,我们的发展才有希望,才能真正为老百姓谋福祉。要依法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包括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都是稀缺资源,要依法、有序、合理开发,切实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保护生态环境,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依法保护生态环境,是建设美丽宁夏最有效的手段。一方面,要加强环境保护的立法。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将于明年1月1日起施行,我们要全面贯彻落实。这方面,我区也制定了一些地方性法规,但总体上还不完善,实施得也不够好。要通过立法,把生态、耕地、水资源“三条红线”明确下来,同时对破坏生态环境、违规排放“三废”者的惩处也要做出明确规定。下一步五个地级市都将有立法权,这方面的立法也要跟进,结合本地实际,制定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规。另一方面,要严格执法。生态环境的红线就是一条高压线,如果谁触碰了,就必须受到法律严惩。对那些污染严重、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既要依法进行经济处罚,也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责令限期治理,倒逼企业重视环境保护。要强化执法监管,环境执法部门要履行好监督和管理责任,积极主动作为;企业要落实好主体责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只追求经济效益。当然,我们强调严格执法,并不是说要把哪个企业一棍子打死,要多为企业提供指导和服务,督促上环保设施,做好环保工作。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关键在落实。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健全工作机制,定期听取汇报,及时解决问题,为依法治区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各级人大、政府、政协和司法机关、人民团体、社会组织,都要履职尽责,发挥作用,形成推动依法治区的强大合力。

要明确责任。把任务分解到各地各部门,把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人身上,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各地各部门要对号入座,制定方案,确定措施,把依法治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要真抓实干。保持作风建设的新常态,坚持领导带头抓、扑下身子抓、雷厉风行抓。对已经明确的工作,要主动抓起来、干起来,决不能等待观望、无所作为;对只提了原则性、方向性要求的工作,也要提出具体办法、逐项抓好落实。要加强督查。对各地各部门法治建设情况进行督查,发现问题要督促整改,好的经验要及时总结,正面典型要大力宣传,负面典型要予以曝光,确保依法治区各项工作顺利推进。要把法治建设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指标体系,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一个重要依据,今年还要作为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的一个方面。

岁末年初,各项工作任务重、头绪多,要统筹谋划,抓紧抓好。一是要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对照全年目标,再加一把劲,争取完成全年重点工作任务,同时要精心谋划好明年的工作。二是要毫不松懈地抓作风、改作风。最近中央下发了关于深化“四风”整治、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指导意见》,我们也对整改后续工作做了部署。各级党委要结合年底的各项考核,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和查处,保持好当前作风建设的新常态,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坚决纠正“庸、懒、散、混”等不良现象。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大执纪监督力度,特别是元旦、春节将至,要重申“两节”期间禁止公款吃喝、请客送礼等方面的要求,警钟长鸣,发现问题从严查处。三是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加大食品、交通、消防、工程施工和工矿企业等方面的监管力度,排查隐患,落实责任,确保不发生大的安全事故。要高度重视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精心组织各种送温暖活动,让老百姓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全面推进依法治区,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奋力开创法治建设新局面,为建设开放、富裕、和谐、美丽宁夏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
宁夏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出炉
  合理扩增空气自动监测站   实现天地一体新华网
宁夏首例海关信用修复案例办结
  “拿到手里的那一刻,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