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党旗红】党员努尔江:驻守点家26年,他的精神像党旗一样飘扬在冰大坂

18.07.2019  13:0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七十八团5连职工努尔江·吾任太。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 李川)他是妻子心中的“英雄”,是女儿心中的“男神”,是弟弟心中的“榜样”,是贫困学子心中的“恩人”,是牧民心中的“好人”……

  他叫努尔江·吾任太,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78团5连职工,一名哈萨克族共产党员。

  26年来,在海拔近4000米的新疆伊犁西天山深处冰大坂,这位普通的共产党员始终坚守在阿尕西库拉“点家”,顶风冒雪,守护着哈萨克族牧民世代转场的高山牧道,被誉为转场安全的“守护神”。

   

  努尔江走在转场牲畜队伍前面,踏雪翻越冰大坂。资料图

  1993年:他接过父亲的接力棒,选择驻守“点家

  什么是“点家”?在牧区,点家是牧民在深山转场途中的休息点和补给站,被牧民们形象地称为转场途中的“服务区”。每个“点家”都有自己的守护者——看点人,他既要为每年转场的牧民提供食宿服务,又要看护蜿蜒崎岖的牧道,为转场牧民引路开道,确保转场安全。

  1983年,年仅10岁的努尔江随父母生活在阿尕西库拉“点家”。那时,他的父亲吾任太·热汗拜是一名看点人,看护着点家,帮助着驱赶牲畜转场的牧民。

  年幼的努尔江耳濡目染着父亲的职责坚守,也体验着家庭的贫困、深山里漫长岁月的寂寞和恶劣的自然环境。

  那时,团场每年给予看点人的补助是300元,却远远不能满足点家一年的支出费用。

  吾任太·热汗拜说:“点家需要解决转场牧民的吃喝用度,还需要为转场牲畜提供饲料,超出的部分都是看点人自己垫付。

  尽管家庭状况拮据,但是这并没有动摇吾任太坚守点家的意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父亲的选择也在努尔江心中根植下了接力的种子。

   

  努尔江骑马度过湍急的河流。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1992年,吾任太退休。连队先后安排的几位看点人,都被严酷的自然环境吓跑。

  1993年,20岁的努尔江站了出来。他选择接过父亲手中的羊鞭,驻守点家,和当年的父亲一样,肩负起一名看点人的职责。

  吾任太说,他深知一名看点人的艰辛和困苦,但是他没有去阻拦努尔江的选择,因为他更知道作为看点人的责任和意义。“既然努尔江选择留下,我希望他能好好为牧民服务,完成党交付的任务。

  从那时起,在海拔近4000米的阿尕西库拉点家,始终亮着一盏灯。这盏灯,无论春夏秋冬,无论白天黑夜,常年为转场途中的牧民送去温暖,指引着他们翻越险阻崎岖的冰大坂牧道。

  作为看点人,不仅要提供食宿服务,还要走在队伍前列,为转场牧民引路开道。

  对于努尔江而言,在他身上所体现的看点人职责,远远不限于此。

   

  努尔江赶着牦牛翻越冰大坂。资料图

  2012年冬天,冰大坂牧道遭遇大雪,路标被风雪覆没。这年12月15日清晨,为了清雪探路,努尔江组织几位牧民从点家出发翻越冰大坂。

  厚实的积雪迟滞着努尔江的探路速度,也潜藏着重重危险。夜里,在距离冰大坂15公里的地方,两位牧民的马忽然陷进雪窝,动弹不得。

  情况危急,为了保护牧民和马匹,努尔江作出了一个决定。

  “我决定独自留下看守马匹,让其他牧民回去寻求帮助,在天亮时第一时间返回救援。”努尔江回忆道。

  这是一招险棋,努尔江无疑将自己置身于险境之中。

  面对他人的否定和犹豫,努尔江坚持己见。他担心马匹会冻死,也担心其他要求留下的牧民一旦睡着,会出现危险。

  经过一番讨论,努尔江成功说服了大家。牧民将几件皮大衣留下给努尔江御寒,并披到马背上给马保暖。

  这一夜,对于努尔江而言,是何其漫长的一夜。

  零下30度的低温,漫无边际的积雪和暗夜,还有来自内心的孤独和身体上的疲惫。

  这一夜,努尔江没有合眼,他凭借不停的活动来保持体温,须臾不离地守着马匹。一直到第二天清晨,牧民们再次归来,带来食物和饲料,并救出深陷雪窝中的马。

  事后,努尔江说,他深知深夜独自留在冰天雪地里的危险性,但是他对冰大坂熟悉,经验丰富,不能让其他牧民去冒险,不能给牧民造成经济损失。

  这只是努尔江坚守点家、服务牧民26年的一个缩影。

  26年来,无论何时何刻,只要有牧民路经点家,他和妻子奴尔加马尔·加巴西都会煮饭热茶,招待牧民,让他们避风御寒、停歇休憩。转场过程中,努尔江都会走在队伍的最前方,开辟出一条安全的牧道。

  据统计,每年转场经过努尔江所驻守点家的牧民达2000多人次,牲畜有5万多头。努尔江说,无论何时牧民有需求,他都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和服务,这是他坚守点家的初心。

   

  2016年,努尔江组织党员为生活困难的艾尔坎盖起两间房,解决住房困难问题,图为努尔江与邻居艾尔坎站在房子前。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2003年:他宣誓入党,如愿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2003年7月1日,在党的生日这一天,30岁的努尔江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入党,一直是努尔江的心愿。

  在努尔江回忆中,和父亲一样年纪的老党员,令他印象深刻。

  “在转场途中,党员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辟道开路,从不喊苦喊累,怨天尤地,党员的表现感染着我,也激励着我向党员学习。”努尔江说。

  努尔江说,在入党之前,他服务牧民,是出于看点人的职责。而在入党后,他通过学习逐渐意识到责任的重要性,要以党员的标准去服务牧民,不仅在转场途中,更要在平时生活中去悉心服务。

  2016年,努尔江所在的5连党支部开展“两学一做”活动,组织党员认真学习党章党规,争做合格共产党员。

  早在一年前,努尔江曾无意听到邻居艾尔坎·艾外尔汗和儿子谈到盖房子的对话。

  当时,艾尔坎家生活困顿,他本人身患残疾,家里牲畜少,经济收入单一,一家四口挤在两间小房子里。

  一年过去了,艾尔坎家仍没有动工盖房。努尔江看在眼里,意识到艾尔坎因为资金困难承担不起盖房的费用。

  为此,努尔江组织6名党员去给艾尔坎盖房子。他们拉土料、挖地基、垒砖筑墙搭顶,为艾尔坎家盖起两间房。

   

  努尔江为贫困牧民送去米面、清油等慰问物品。资料图

  多年来,努尔江一直无私帮助着艾尔坎家,从500元到1000元,从面粉到清油,从牛羊养殖技术到劳力服务,努尔江始终践行着一名党员的责任。

  在努尔江的帮助下,如今,艾尔坎家的生活逐步得到改善。12只牛、十几只羊,每个月,艾尔坎还可以领到退休工资。

  艾尔坎妻子别格孜牙·布拉汗十分感动,“努尔江是个好人,多年来他一直在帮助我们,无论是物质还是资金,包括两间房子盖起来,都是努尔江的功劳,我们的生活大有改善,真心感谢努尔江。

  仅在2016年,努尔江就组织党员为3家贫困户盖房,解决住所困难,他还组织党员群众去维修转场牧道。

  努尔江说,真正的党员要体现在言行举止上,以所作所为来践行共产党员使命。

  而今,努尔江带头成立养殖合作社,希望以牦牛、褐牛特色养及牛羊品种改良引领更多牧民脱贫致富。

   

  努尔江与受资助学生巴哈提努(左)、王振江(右)在一起亲切交谈。中国青年网记者 李川 摄

  2013年:他捐资助学,助力贫困学子顺利完成学业

  努尔江说,他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看不得有孩子因家庭贫穷而辍学。

  2013年,40岁的努尔江开始资助贫困学子。他的愿望很简单:希望家庭贫困的孩子同样有机会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梦想。

  2014年,努尔江来到78团中学,经过沟通,选择资助10名来自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汉族等民族家庭困难的学生,每人每年1000元,一直到他们初中毕业。

  今年读7年级的维吾尔族学生巴哈提努·居马洪便是其中一位。

  仅靠父亲种地为生的巴哈提努家生活贫困,这也曾经一度迫使巴哈提努辍学。

  巴哈提努说,除了捐钱,努尔江还会赠送书包、文具,鼓励她努力学习。“我在他身上体会到父爱的感觉,努尔江叔叔告诉我,生活上有什么困难,可以去找他。在我心中,他是没有词可以形容的好人。

  今年读9年级的王振江来自甘肃,在读小学一年级时,全家搬到新疆。那时,王振江父母没有固定工作,生活十分拮据。

  “努尔江叔叔慷慨解囊,帮助我缓解了上学负担,他是一个善良的人。我会向努尔江叔叔学习,长大后像他一样捐助贫困学生,回报社会。”王振江说道。

  对于自己的捐资助学,努尔江显得十分淡然。努尔江说,他知道教育的重要性,看不得孩子因为贫穷辍学,失去改变命运的机会。

   

  从2014年起,努尔江每年都会向贫困学子捐资助学。资料图

  多年来,努尔江的一言一行深深影响和改变着他的家人。

  因为常年聚少离多,努尔江的妻子奴尔加马尔曾经吵过闹过,她的吵闹中更多是对丈夫安全的担心,“每当努尔江出去,我都是害怕又没有办法,只能一次次祈祷丈夫平安归来。”奴尔加马尔说。

  在女儿唐努·努尔江记忆里,上学时每次家长会,她的位置上都是空的。那时,唐努的心中充满失落和伤心,她责怪家人为什么总是缺席她的家长会。

  长大了,唐努理解了父母的选择和以身作则,那是舍小家为大家的使命和责任感,也是父亲努尔江坚持服务人民的初心。

  因为一直身体不好,弟弟伊拉利·吾任太曾经十分不理解哥哥努尔江的行为。

  “他开始觉得总是帮助没有血缘关系的牧民,对我的关心却很有限。后来通过他的事迹为人,以及牧民对哥哥的评价,我理解了他,支持他,我的哥哥是个好人。”伊拉利说。

  在努尔江的人生年谱里,他的中心主题始终围绕着点家,围绕着服务牧民。在常年偏远高寒的西天山里,他的身影从未消失,那里是他“战斗”的前线阵地,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