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群众中“抓活鱼、补营养”
宁夏西吉县兴隆镇单家集村,拜富贵义务讲解“红军长征三到单家集”的故事整整24年,他用时光把自己打磨成了一位“五星”讲解员,最多一年义务讲解近200场。
拜富贵病逝后,单家集村干部们集体担起了这份职责,继续将饮水思源传党恩、不忘初心跟党走的故事分享给全国各地前来追寻红色足迹的人。
在宁夏原创话剧《六盘鸿雁》的前期采风中,编剧丁跃便深入六盘山地区,采访100多名当地群众,对每一位采访对象都写了人物小传,《六盘鸿雁》的创作灵感便来源于单家集的故事。
“实践的精彩是想象不出来的,生活的美好是杜撰不出来的,只有深入基层一线,在群众的火热实践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才能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丁跃说。
在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时的重要讲话时,丁跃印象最深的一句就是“以人民为中心!”。
这短短的几个字,正是文艺工作者创作的中心。他说:“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只有了解人民群众,才能够创作出具有火热生活气息、走进人民心坎里的好作品。”
在创作《六盘鸿雁》时,丁跃就曾提出,“必须要深入到群众生活中‘抓活鱼、补营养’,就是要力图以一个个小人物的经历去折射大时代”。37岁的郁文娟是宁夏话剧团的一名年轻党员,平时性格开朗的她,却在排练《六盘鸿雁》时整整哭了40多天。“真正进入剧中时,自己已经不是郁文娟,就是那个命运多舛的‘山杏’,眼泪就是最真实的表达。”
“‘山杏’这个角色就是那个年代六盘山区妇女的缩影,她们坚强、善良,命运坎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这些年轻党员,更应该以‘山杏’为榜样,不断加强个人党性修养,就像总书记所强调的,必须从内心深处解答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才能真正找准自身定位。”郁文娟说。(记者 王 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