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银川小学初中语文等三科目使用统编版教材

02.09.2019  16:12

  2017年9月1日,全国所有公立中小学初始年级的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三个科目启用教育部统编教材(又称“部编本”)。三年过渡期后,到2019年,“部编本”将覆盖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年级,此前在这三个科目上使用的“人教版”“粤教版”“苏教版”等多种形态的教材将告别课堂,成为历史。那么,统编教材有哪些新变化呢?对此记者采访了银川市教科所相关学科的教研员。

   语文: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增幅达80%

  “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有古诗文,整个小学6个年级12册共选优秀古诗文120多篇,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平均每个年级20篇左右。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0多篇,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仇千记介绍,新语文教材最明显的变化之一,就是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可见新教材对优秀的传统文化格外重视。

  同时,课文数量有所减少,教学类型相对增加。如这学期将要换用的四年级上册,人教版原来有32课,现在减少为27课。仇千记表示,这并不意味着这册教材的学习内容比原来减少了,因为新的教材增加了《快乐读书吧》、习作单元等教学类型。整个课文的变化很大,按照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的课文选篇标准,一些经典的老课文又回来了,比如《梅兰芳蓄须》《冀中的地道战》《牛郎织女》《军神》等。一些没经过沉淀的“时文”退出了语文教材。

  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马晓娟介绍,统编教材正视当下某些不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偏向,例如最突出的教师的讲解和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的问题,就这个问题采取了一些改进办法。如注重让语文课往课外阅读延伸,往学生的语文生活延伸,设立“名著导读”“古典诗文诵读”等栏目,旨在让“教读”“自读”“课外导读”构成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另外教材对默读、浏览、跳读、猜读、比较阅读、读整本的书等也都有具体而细致的要求。可见统编语文教材将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基本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落实在各个年级的相关内容中,从而体现语言文字训练的系统性。

   道德与法治:增加传统文化、革命传统教育

  “统编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专门设置了中国梦、总体国家安全观等专题,增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增大了法治教育的比重。”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岳磊介绍。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面,介绍了传统节日、民歌民谣、传统美德、民族精神、古代辉煌科技成就等内容。小学阶段通过春节、清明节等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及传统礼仪,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文字、古代科技成就等,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和感受力。初中阶段在不同类型活动中引用、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观念、人物、故事等,以此引导学生感受自身成长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增强文化自信。

  在革命传统教育方面,重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珍视祖国的历史。例如,通过升国旗、唱国歌等生活细节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又如,选取近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史实,讲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建党、建军和建国等重大革命事件,邱少云、雷锋等典型英雄人物,突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

  在法治教育方面,有机融入法治知识,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把小学六年级上册和初中八年级下册设置为法治教育专册,集中讲授宪法,强化系统性。其他册次教材结合相关内容分散嵌入,小学涉及30多部法律法规,初中涉及50多部法律法规、6部条例和司法解释。

   历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占全套书的88%

  初中历史部编教材一以贯之德育为先的原则,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在具体内容中。“部编初中历史教材六册书涉及的知识点共176个,其中直接或者间接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占全套书的88%;中华传统文化的知识点统计有50处,有关中国文化的课占五分之一多。”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朱维介绍,如此体例编排,旨在通过高频率、重比例的内容陈述和课堂渗透,帮助青少年建立科学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新教材更注重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意识、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朱维说,以家国情怀为例,八年级(下)新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一课,下设中国梦宏伟蓝图、“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新发展理念、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共四个子目,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感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是高深严谨的理论构建,更不是像他国昔日的口号空喊,而是党中央励精图治为民谋福祉的真干实干,是亿万中华儿女团结奋进共铸复兴路的集中彰显。

  记者  李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