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区党委常委、副主席张超超:创新发展 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

24.02.2016  19:21

 

这些年,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区工业经济取得了长足进步,发展速度比较稳定,无论是总量、布局,还是结构、质量,都有了一定程度提高和改善。但实事求是地讲,当前我区工业仍处于工业化中期前段,与全国甚至是与周边省份相比,还有不小差距,我认为至少存在“五缺”:一是体量不大,缺规模;二是延伸不足,缺链条;三是带动不足,缺龙头;四是后劲不足,缺创新;五是体系不全,缺配套。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结构的调整,我区传统产业的优势正在弱化,一些过去的优势产业、骨干企业,现在深受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价格下降、效益下滑之苦。面对当前困难局面,工业应该怎么办?我认为,只有一条路,就是必须走创新发展的路子。“危机、危机”,“”中有“”,我们必须利用好当前经济下行形成的倒逼机制,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调整工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巩固老基础,甩掉旧包袱,培植新动力,努力从重重困难中走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实现我区工业的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在具体工作中,我认为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产业重在提升

我区工业结构倚重依能,重工业占比高达80%以上,煤、电、原材料等传统产业占工业增加值的50%以上。虽然这些传统产业当前遇到了很大困难,但仍是我区经济稳增长的基础和工业发展的支柱。对待这些传统产业,我认为,一是稳定,二是提升。稳定是基础,但必须更加重视提升,千方百计加快提升的步伐。稳定,主要是着眼当前,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企业工作,主动听取企业诉求,对企业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和问题,积极研究提出针对性措施,切实帮助解决。提升,主要是着眼长远,帮助企业夯实发展的基础。要以技术改造为抓手,加快改造提升煤炭、电力、冶金、石化、建材等传统产业。要组织开展行业对标工作,弄清同行业国际国内在技术、产品、成本、管理等方面的先进水平,查找发展差距,明确努力方向,提出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降低生产成本等具体目标和措施,作为指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行动指南,并与有关扶持政策紧密结合起来,鼓励企业加快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努力降本增效,使我区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形成以质量、信誉、服务为基础的产品品牌、企业品牌、区域品牌。

二、新兴产业重在创新

新兴产业是工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电子信息、现代纺织等新兴产业是我区工业发展迈上中高端的希望和动力。发展新兴产业的基础是创新,必须走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子。一是要激发创新主体的活力和动力。企业、大学、研究机构是科技创新的三支队伍。要鼓励民营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力军;要通过强化市场竞争把国有企业潜藏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来;要通过引进高水平人才等措施,推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重点学科创造更多科技成果。二是要完善科技成果向生产转化的有效手段。当前,我们科技成果转化率低,除成果质量的原因外,主要在于技术持有者、用户和政府之间缺乏一个紧密的连接转换机制。对此应研究如何对成果工程化和中试专项环节进行支持?如何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下一步,应继续完善对科研人员的股权、期权及分红激励机制,让他们获得合理合法回报,使做出创新贡献的人“名利双收”。三是要高度重视培养和吸引国内外创新人才。在大力培养区内创新型人才的同时,还应择天下英才而用之。进一步完善吸引全球人才的战略和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到海外设立研发机构,就地利用国外人才资源。

三、过剩产能重在化解

化解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所在,今年中央把“去产能”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我们必须严格按照中央要求和宁夏实际打好这场攻坚战,因业、因地、因企制宜,主动压减淘汰落后产能,改造提升优势产能。一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企业不能坐等靠要,必须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发展替代产业;政府层面要积极作为,但不能包办代替,应引导关联度大、互为上下游的企业“抱团取暖”,加强协作,降低成本,互补短板,互延链条,共渡难关。二是要注重用市场机制、经济和法律手段,以及环保、安全等标准,限制发展铁合金、电石、水泥等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产业,稳步淘汰落后过剩产能。三是要审慎处置“僵尸企业”,多兼并重组,少破产退出,对确实无力回天的特困企业,通过争取国家有关政策支持,稳妥进行关停并转,维护好社会稳定。四是要完善企业退出机制。大力发展资产经营公司,用市场化手段处理不良资产、重组企业债务,通过土地、资产、人员分离,有效盘活利用企业资源,加快企业破产和调整进度。五是要高度重视企业破产和兼并重组过程中的职工安置问题。

四、新型工业化重在两化融合

推进新型工业化离不开信息化。要把两化融合作为推进工业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来抓,为工业发展插上信息化的翅膀。一是要建好中卫云基地。在完成两条4×100G骨干传输线路、通信能力达到北上广水平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园区功能设施,使中卫云基地成为我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和枢纽。同时,完善全区信息化基础网络,全面提升通讯速度和质量。二是要加快两化融合步伐。两化融合是提升工业竞争力、抢占市场制高点的必由之路。要重点提高工业生产全流程的信息化水平,对产品设计、设备改造、生产过程、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环节进行信息化改造,推动企业信息共享、系统整合、智能控制和协同制造,提高精准制造、柔性制造、敏捷制造能力。三是要大力实施“互联网+”行动。依托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科技咨询、工业设计、现代物流、软件服务、信息发布、创意产业等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扶持银川IBI育成中心等创业创新孵化基地,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开展“互联网+”制造业试点,支持共享铸钢等一批示范企业,通过互联网汇集全球智慧、开拓国际市场,形成新的产业动能。

五、工业发展环境重在优化

在优化工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条件上下功夫,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在与周边同质化竞争中,使企业有更大盈利空间、争得一席之地。一是要加快电力市场改革。全面放开电力直接交易,建立发电企业发电量与电价阶梯下浮联动机制,争取尽快落实降低输配电价措施,使我区工业电价与周边地区基本持平,保持企业的竞争能力。二是要改善企业融资环境。创新财政扶持方式,设立和扩大专项担保基金、风险补偿基金等,提升政府为企业担保融资的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挂牌、上市、发行各类债券进行直接融资。打好“财政+银行+担保+保险”组合拳,撬动各类资金投入实体经济。三是要打造低成本园区。在宁东基地和5市确定6个工业园区,开展低成本化运行试点,重点改善集中供热、供气、供电、供水、环保、物流等基础设施,推行上下游企业耦合发展、循环发展,并大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同时,对其他同质化、功能不完善、名不副实的园区进行整合。四是要形成抓工业的浓厚氛围。尊重和善待企业家,为企业投资上项目、创新谋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做优工业产品、做大工业规模。

我区工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非常艰巨,需要长期不懈努力,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五大发展理念”为统领,积极作为,务实苦干,埋头实干,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再创我区工业新的辉煌!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