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里的“智慧课堂”

09.04.2018  16:44

  “请问宽口井那边的同学们,你们认为哪些形状是对称的?”听到来自170公里外的宁夏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美术老师的提问后,穆亚楠把小手高高举起,“我认为‘蜜蜂’的样子是对称的”。话音刚落,她便得到了来自银川、中卫两地老师与同学的掌声。 

新华社记者王鹏 摄

  从2015年开始,宁夏中宁县宽口井中石油希望学校与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结成帮扶对子,共同搭建在线课堂。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移民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观摩到自治区重点小学的课程,实现异地同步互动。 

  “能和银川的小朋友一块儿上课我觉得很有趣,和老师隔空互动真的特别激动。”穆亚楠不忍放下手中的画笔,十分开心。在这间现代化特征鲜明的“在线课堂”教室中,穆亚楠和班上47名同学一样聚精会神地握住手中的画笔与画纸,不时高声回应屏幕里老师的提问,在同步授课中感受“美术课”的魅力。

新华社记者王鹏 摄

  “互联网+教育”推动了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粉笔、教案、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逐渐向“宽带、视频、远程教学”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转变。网络教育、信息共享的介入,缩小的不光是城乡学生间的成绩差距,更是心理差距、素质差距和思想差距。 

  “要以城市眼光办好农村教育,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是促进城乡教育公平、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的着力点。”校长万占文说,自启动信息化示范校建设以来,目前,学校已经建成“在线课堂”“智慧课堂”“录播教室”,27个教学班全部安装了多媒体电子白板,宽带网络、优质在线资源全覆盖。 

  学校语文兼美术教师张秀萍站在教室一旁,和学生们一起认真“听课”。她告诉记者,信息化教育不仅丰富了山村孩子的精神世界,也有力提升了山村学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我们既是老师,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名校老师的授课思路与方式,参与学校双方组织的线上线下评课等教研活动,促使我们快速成长。

  新华社记者王鹏 摄

  记者采访了解到,除了课堂教学外,信息化设施还应用在该学校学生的养成教育上。针对移民学生习惯养成较差的实际情况,学校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组织学生观看养成教育的相关视频,并在智慧教室组织知识竞赛,学生利用平板电脑作答,让传统文化和现代信息技术融合。 

  不过,万占文坦言,作为农村学校,受限于资金有限、基础薄弱、合作机制不成熟等因素,学校在信息化教育发展过程中仍面临网速慢、资源共享常态化难以保证等困难。“希望国家有针对性地加大贫困地区的教育扶持力度,鼓励以‘互联网+’方式对接城市名校,促进农村教师成长、农村学生成才,进一步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现新发展。” 

移民村里的“智慧课堂”
  3月27日,移民村的孩子在宁夏中卫市中宁县宽口教育局
从严管理教师继续教育 保障教师队伍能力提升
    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是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