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县农业农村信息化实现“一优三特”生产全覆盖

02.11.2017  18:31
信息化是“三农”发展实现弯道超车的加速器,而农业信息服务就是加速器的核心动力,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贺兰县农业农村信息化已实现了“一优三特”生产全覆盖。 一是信息化使有机大米全程可追溯。在广银米业、生瑞米业建立“互联网+农业”示范基地7600亩,安装小型气象站,对基地空气温度、空气湿度、风向、风速、雨量、总辐射量、土壤温度、土壤水份等数据进行监测和采集,并建立有机大米全程可追溯系统使大米生产全过程实地实时可监控,全程可追溯。 二是信息化使瓜菜产品质优高价。引进绿田园农业科技下属企业安品公司建立溯源管理基地6000亩,种植作物为番茄、辣椒、散白花、银丝王、黄心菜五个品种。基地通过网络端、手机端软件对产销全过程进行管控,将生产的合格蔬菜销往安品公司南方市场。信息化使产出效益和产品附加值大幅提高,尤其是线椒产品,因管理水平高、预冷分拣包装精细、产品质量可追溯,A级线椒在上海、广州等一批批发市场均已取得了同品种的最高售价,高出其他地区产品30%左右。 三是信息化使水产养殖精准高效。科海渔业、新民渔业等10家水产养殖园区应用无线数据采集水产养殖终端设备、智能水质传感器、智能控制终端等技术,通过水质远程监测、鱼病远程诊断、增氧机及投饵机远程控制,实现水产精准化管理。目前全县有30户渔业养殖户运用手机遥控投饵机和增氧机,涉及养殖面积15000亩,占总面积的25%。信息化使养殖园区苗种培育成活率达80-90%,成鱼越冬成活率98%以上,亩均增效约300元以上。 四是信息化使畜牧业节本增效。全县14家奶牛规模养殖场应用不同的奶牛场管理软件,实现对养殖、饲喂、管理等方面的信息化管理。930种禽公司建立从鸡的孵化、自动投喂、鸡舍环境控制、鸡粪清理等环节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行全程信息化管理。全县畜禽养殖物联网技术应用覆盖达到21000头奶牛,通过信息化使基地劳动力成本大幅降低,并带动全县牛奶品质、效益大幅提升,成母牛平均单产8000公斤,位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