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 人才优先
一、突出高端引领,以农业优势产业集聚优秀人才
我们瞄准草畜、瓜菜等我区特色优势产业,以打造人才高地为突破口,积极寻求与中国农科院、中国农大等10多家科研院校合作,两年来柔性引进37名全国知名专家,借助“外脑”在全区建设了5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20个自治区现代农业示范基地。组建了13个产业指导组、33个技术服务组和11个产业协会,形成“两组一会”的高端人才服务平台。在全区选聘33名学科带头人作为首席专家、377名农业科技专家作为技术骨干,按照首席专家+技术指导专家+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模式,推进农科教、产学研的深度融合。目前全区13个产业指导组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100多项,遴选发布推广农业主导品种79个,农业主推技术65项,全区农业科技入户率达到8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注重发挥高层次人才的作用,为他们开展学术交流、科研项目申报、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目前全区农口系统共集聚正高职研究员308名,享受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特贴专家36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中,我区拥有5名岗位科学家、20名综合试验站站长。
二、坚持以用为本,大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依托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自治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示范基地”,每年整合资金3000多万元,重点加强农村生产经营能手、村干部、合作组织及家庭农场负责人的培训,每年培训职业农民2万多人,使参训人员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每个村有5-10名产业发展急需的“田秀才”“土专家”和“大能人”。目前全区种植、畜牧、加工等生产能手和经营型人才已达6万多人,有5000多人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有7000多人获得了中专学历证书。推行实名制招标培训、订单培训、培训代金券、田间学校等模式,提高培训质量。在全区建立的20所农民田间学校,把培训课堂搬到田间地头、畜禽圈舍,通过农民点菜-技能测试-分类实训-效果评估-验收合格的培训流程。
三、创新体制机制,不断优化农业农村人才发展环境
出台了《关于鼓励农技推广人员领办农业科技项目的意见》《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考核奖励性绩效工资发放办法》,鼓励科技人员带资金、带项目自办经营实体,目前全区共有1032名农技人员和科技特派员领办各类农业科技示范推广项目。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全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补助项目和乡镇农技服务机构条件建设“两个全覆盖”,连续10年每县每年补助100万元。开展了抽调一批干部走下去、选择一批专家上讲台、集中一批干部培训深造为主要内容的强作风、提素质、促发展“三个一批”活动。2013年以来,每年组织500多名农牧干部驻村蹲点开展技术服务,选派30名年轻技术干部下派上挂提升能力。突出农业基本情况、基本政策、基本技术这“三个基本”,挑选32名专家和企业家组建“三农”知识讲师团,采取市县和基层“点菜”,专家按“菜”下单的方式开展巡回宣讲,已讲授78场,听众达9100人(次)。鼓励专业干部再学习再深造,对取得学历学位的技术人员,由单位报销80%的学费。农业研究员80%评审名额向基层一线倾斜,取消了基层农技干部外语水平、计算机能力测试。近5年来,全区农牧系统先后获得国家农牧渔业丰收奖、中华农业科技奖13项,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20多项,部分科研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我们正在启动实施“塞上农业专家”评选活动,努力形成人才竞相涌现、竞相发展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