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院里的“好儿子”
说不出多么动听的豪言壮语,只是坚持默默无闻地奉献;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业绩,总是保持朴实无华的品质,这就是市人大代表、兴庆区回乡颐养老院院长马少云。用他的话说,当好敬老院院长和当好人大代表的最终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为老百姓谋福利。
马少云是贺兰县通昌清真大寺的一名阿訇。在近二十年的宗教工作中每天几乎很多时间都和老人们在一起,看到好多老人的晚年生活不尽如人意,他一直有办养老院的愿望。2013年,在得知通贵乡派出所旧址闲置的消息后,他欣喜若狂……因为自己经济能力有限,银行又贷不上款,为了能实现自己办养老院的愿望,马少云卖了自己的旧宅,还借了好多钱。几经协调,马少云终于签订了租赁合同。经过东奔西跑,在自己的不懈努力下,2014年初,一所崭新的养老院在通贵乡投入运营。
回乡颐养老院目前入住老人30人。他们当中有五保户、残疾老人、智障老人、半失能和失能老人。在该养老院记者看到,这里环境整洁、布置温馨,老人们可以看电视,在一起聊天、做礼拜,生活得十分安逸。有一次,当马少云得知没有劳动能力、更没经济收入,每月仅靠政府给的三百多元维持生计的65岁老人段洪云生病无钱医治,马少云便带他到医院就诊,经过治疗,老人恢复了健康,并住进了养老院。提起这件事儿,老人热泪盈眶,感动地说:“没有小马院长,我活不到今天”。
运行两年多,回乡颐养老院已经远近闻名,现有的床位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马少云又投资近五十万元,新建了日间照料室,扩建了餐厅,免费为周边家里用餐不便的老人提供老饭桌服务。马少云对记者说,虽然养老院规模不大,但看到老人们在这里安享晚年十分快乐。
马少云说:“作为一名基层的人大代表,不仅是一份荣耀,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今年我要把关于加大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建议带到两会上。”
记者 张晓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