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在关键细节上仍存分歧 伊核问题谈判亟须政治决断
美国国务卿克里2月22日前往瑞士日内瓦与伊朗外长扎里夫举行会晤。此前一天克里警告说,如果伊朗不同意证明其无意拥有核武器的条款,美国将退出谈判。伊朗副外长、伊核问题谈判小组成员阿拉格希23日针对克里的表态回应称,如果其他谈判方将意志强加给伊朗、损害其国家利益,伊朗将退出谈判。
新一轮谈判紧张务实气氛良好
继美国和伊朗就伊朗核问题重启双边会谈后,伊核问题六国(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及欧盟22日也在日内瓦与伊朗进行了新一轮多边会谈。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不久前曾用“最后一公里”来形容伊核问题这场马拉松谈判目前所处的阶段。
此轮会谈是六国与伊朗自去年11月24日在奥地利维也纳决定谈判延期后举行的第三次会谈,而且级别更高、参与人员更广,释放出更多的积极信息。但是,美伊双方仍存在分歧,美方希望在今年3月底前先达成框架协议,之后再商谈具体细节;伊朗则希望立即达成一揽子政治与技术协议,结束漫长的谈判。各方同意下一轮谈判在本月底前后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商定。
参加22日多边谈判的中国外交部军控司司长王群表示,本轮谈判紧张、务实,气氛良好,各方就全面协议的主要焦点问题进行了实质性讨论。任何谈判,尤其像伊核问题这样复杂的谈判,都是越到最后,细节就会越突出,困难就会越大。因此,政治决断也就变得更加必要,甚至更为紧迫。中方希望各方坚定信心、相向而行,给谈判注入更多政治动力,推动谈判尽早达成互利共赢的全面协议。
美国声称做好终止谈判准备
自2月20日起,美国等国的专家谈判代表团就已经飞赴日内瓦,进行谈判。克里是22日到达日内瓦的,他首先向美国代表团了解此轮谈判的最新进展,之后才同伊朗外长和伊朗代表团会面。而此前一天,美国能源部长莫尼兹与伊朗能源部长沙勒伊举行的会谈,更是让外界解读乐观。
据报道,美伊两国能源部长讨论长达10多个小时,有消息称取得了进展,但美国与伊朗都拒绝透露细节。有核裁军观察家表示,双方见面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说明达成协议可能指日可待。华盛顿军控不扩散协会一位负责人向媒体表示,莫尼兹与他的技术专家们“是协议达成的关键审核人”,而沙勒伊的角色也很相似,“很有可能有助于德黑兰方面接受协议”。
克里21日在伦敦会见英国外交大臣哈蒙德时,低调回应了外界的期待。他表示“谈判仍有很大分歧,核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他也重申了奥巴马没有意向再次延长谈判。他同时表示:“已经做好终止谈判的充分准备。”
自2014年2月起,伊朗与六国展开全面协议谈判,但在此前两次截止日期(2014年7月20日和11月24日)前都未能达成全面协议。各方商议将谈判延期至2015年6月30日。
美伊谈判深入技术性细节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伊核谈判的分歧和关切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伊朗能够保留的离心机数量。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此前表示,伊朗最终需要19万台离心机,美国等西方国家则要求伊朗将离心机限制在1万台,双方设定目标相去甚远。二是浓缩铀的丰度。虽然目前伊朗中止了部分铀浓缩项目,但谈判一旦破裂,伊朗可能恢复生产丰度为20%的浓缩铀,这也将加剧西方国家对伊朗利用核项目制造核武器的疑虑。三是制裁的解除方式。伊朗一直希望美国尽快解除对伊全面制裁,而美国则更倾向于根据伊朗在核问题上的配合程度,分步解除制裁。伊朗官方多次表示,美国希望通过制裁迫使伊朗屈服的图谋不会得逞。
针对在日内瓦召开的新一轮伊核问题谈判,扎里夫21日表示,德黑兰不会同意不完整或措辞含糊的协议,希望双方能够达成完整的伊朗核问题协议,在此之前,双方不会达成其他协议。伊朗外交部女发言人阿芙哈姆18日也表示,伊朗不接受通过两步达成伊核协议的做法。
有分析指出,美伊双方能源部长的加入说明谈判已经深入到技术性问题,美国在伊朗铀浓缩能力上的底线是,伊朗不能具有在少于一年的时间内制造出核弹所需要燃料的能力,但要满足伊朗保留一定数量离心机的要求,双方可能需要在离心机的效能方面进一步谈判。
巴基斯坦伊斯兰堡政策研究所研究员姆尼尔对本报记者表示,达成伊核问题框架协议的期限将至,美伊在本轮谈判中应尽量消除猜疑,努力通过求同存异、相互让步的方式,争取获得进展,这将为达成框架协议创造积极氛围,并有利于持续推动解决伊核问题的进程。
此外,伊核谈判的进展同时在考验着美以盟友关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即将于3月初访美,美联社21日报道称,奥巴马政府为了反驳内塔尼亚胡将在国会发表的“反伊核谈判”观点,将通过接受媒体采访的形式表明立场。近日,白宫和国务院发言人也罕见地承认,由于以色列方面阻碍伊核谈判的行为,美国停止与以色列分享伊核谈判进展的细节。
(本报布鲁塞尔、华盛顿、伊斯兰堡2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