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命名首批“塞上名师工作室”的通知
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命名首批“塞上名师工作室”的通知
各市、县(区)教育局:
全区“塞上名师培养工程”自2013年1月正式启动,经过16个月的培养,首批48名“塞上名师”培养对象完成了全部培养任务,达到了预期效果,现已全部结业,根据“塞上名师培养工程”方案,经研究确定,首批命名20个“塞上名师工作室”(名单见附件1)。
为加强“塞上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同时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附件2),请首批命名的20个“塞上名师工作室”按照“管理办法”于12月20日前完成相关材料的报送。
联系人:张鲁生 电话:0951-6036046
附件:1、全区首批“塞上名师工作室”名单
2、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
自治区教育厅
2014年10月10日
附件1:
全区首批“塞上名师工作室”名单
王晓川 银川市金凤区第三小学
杜殿川 银川市唐徕回民中学
杨永宏 吴忠市利通第一小学
马占银 同心县第一小学
潘志刚 西吉县第三小学
陈 宫 银川市兴庆区第十六小学
闫 梅 银川市唐徕回民小学
王力争 银川一中
岳维鹏 宁夏大学附属中学
冯爱华 银川市西夏区第十八小学
王 骋 银川市第二中学
马文科 银川市第六中学
周长林 银川市第九中学
陈丽英 银川市职教中心
张慧芝 银川市第七幼儿园
王万波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刘银良 吴忠中学
马树田 固原一中
王建国 中卫中学
张 莉 宁夏特殊教育学校
附件2:
宁夏回族自治区“塞上名师”工作室管理办法(试行)
为充分发挥“塞上名师”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加快优秀教育教学人才的成长,促进我区高素质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自治区教育厅决定依托“塞上名师”,在名师所在学校建立一批“塞上名师工作室”(以下简称“名师工作室”)。为规范名师工作室的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一、 名师工作室的性质与宗旨
名师工作室,是在自治区教育厅指导下,以名师姓名及其专业特色命名的非行政性工作机构,由“塞上名师”为带头人,同一学科领域骨干教师共同组成的, 集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于一体的教师合作共同体。
名师工作室以名师为引领,以学科为纽带,以先进的教育思想为指导,旨在搭建促进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在全区乃至全国基础教育学校教学领域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
二、名师工作室的组成与选拔
名师工作室由工作室主持人和工作室成员组成。主持人由命名的“塞上名师”担任,名师工作室成员由“塞上名师”所在地区、学校本学科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县级及其以上,具有较强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能力,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能够进行网络交流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担任。
三、名师工作室的职责任务
(一)培养、培训优秀教师: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为工作室其他成员的导师,负责制订工作室工作方案和成员培养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培训形式、研究专题、培训考核等),指导和帮助工作室成员在工作周期内达到培养目标。工作室的基础培养目标是工作室成员应在自治区优秀教师成长“四级(县、市、自治区骨干教师、特级教师)梯队”中相应提升一级或成为在某一方面学有专长、术有专攻的知名教师。
(二)开展课题研究:名师工作室以工作室主持人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成员集体智慧为依托,针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工作周期内至少要完成一个区级以上重点研究课题并取得相应成果,撰写出一定数量的高质量论文或专著,促进学科教学的理论建设。
(三)推广教育教学成果:名师工作室的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应以论文、专著、讲座、公开课、研讨会、报告会、名师论坛、专题记录片、现场指导、观摩考察等形式在全区范围内介绍、推广。工作周期内,工作室主持人应带领工作室成员开设一定数量的区级以上公开课、培训讲座或教学论坛(报告会、研讨会);定期组织工作室全体成员去农村、偏远地区、民族地区送教,或与某所农村学校结对帮教。
(四)开发、整合教育教学优质资源:名师工作室要结合新课程实施,根据本学科特点和本工作室目标系统地建立教育教学资源库。名师工作室要建立自己的特色网站或专题网页,使之成为工作动态发布、成果辐射推广和资源生成整合的中心,通过互动交流,实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
四、名师工作室的建立程序
(一)确定名师
每个名师工作室设主持人一名,由自治区培养并命名的“塞上名师”担任。
(二)选拔成员
公布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名单及相关资料、工作室工作方案、工作室选聘成员的要求。
工作室成员由符合条件的教师个人申请、学校推荐,经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将其申请材料提交工作室主持人。
工作室主持人对申请人进行资质确认。工作室成员原则上8-10名,其中基层学校教师人数不少于成员总数的30%,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不少于成员总数的80%。
(三)上报审核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将本工作室工作方案、成员组成情况、预期工作效果等相关资料上报区教育厅师资处审核。
(四)签订协议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教育厅签订《自治区名师工作室协议书》,在完成研究项目、培养中青年教师、质量评估、保障措施等方面规定双方权利和义务。
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与工作室成员签订《自治区名师工作室成员互相合作、共同提高协议书》,在完成工作室项目研究和成员专业成长等方面制订周期发展目标,规定双方职责、任务及评价办法。
(五)挂牌运行
自治区教育厅选择适当形式命名各名师工作室,授予证书和牌匾,并以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为基地挂牌,工作室依据有关规定和协议开展工作。
五、名师工作室的保障措施
(一)条件保障
名师工作室挂牌学校应为名师工作室设置独立的工作场所,配备相应的基础设施。
名师工作室成员所在学校应为名师工作室开展工作提供便利条件,在安排工作室成员的工作时间和经费支持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二)经费保障
1.经费支持:工作周期内自治区教育厅每年为每个工作室核拨业务经费3万元,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地教育局和学校根据本地、被学校实际情况,配套一定数量的经费。
2.经费用途:业务活动经费必须用于工作室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添置书籍、课题研究、专题研究、专家授课及与培养工作有关的观摩考察费,主持人工作补贴等。
3.经费管理:名师工作室经费拨付到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单独列支,专款专用。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的补贴费用领取办法为:按月制单领取,填表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和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校长必须分别在领取单上签名(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是校长的,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委托另一位校级领导签名)。业务经费报销签名方法与名师工作室主持人领取岗位津贴相同。
各工作室经费要严格按规定的经费用途有计划支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要严格财务和财产管理,定期进行收支核算统计。工作室一个工作周期结束后,工作室主持人所在学校要报送经费使用结果清单,由主管部门会同审计部门进行审计。
六、名师工作室的组织管理机构
(一)自治区教育厅负责名师工作室的领导工作;自治区“塞上名师”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厅师资处)具体负责名师工作室的日常管理、业务指导和考核评估工作。
(二)市、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协助管理名师工作室,督促名师工作室按时完成工作目标。
(三)名师工作室挂牌学校协助教育行政部门对名师工作室进行日常管理。
七、名师工作室的考核评估
(一)名师工作室以3年为一个工作周期。在一个工作周期内,按有关评估标准,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谈、成果检验、影响检测等考核方式,对名师工作室进行每年一次的过程性评价和工作周期结束时的终结性评价。
(二)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工作室自身建设发展的情况、工作室在培训和指导教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工作室在教育教学科研中取得的主要成绩三个方面。
(三)每周期考核的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为“不合格”者将撤消该工作室建制;考核为“合格”以上者将自动进入下一周期的工作室建设;考核达到“优秀”等级者,将予以表彰和奖励。
(四)名师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负责,主要依据成员培养方案考察其是否达到培养目标,分为年度考核和工作周期考核。年度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调离名师工作室,同时可按有关程序吸收符合条件、有发展潜力的新成员进入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