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海上新丝路 同享发展大红利

13.02.2015  10:10

   新华网北京2月12日电 全球化时代,开放、包容、合作、共赢正成为各国交往的基本价值理念。传统智慧和现代思想互相激荡、互相启迪,孕育出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思路,也适应了变化中世界的新形势。中国领导人提出的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正是顺应新时代、新格局的创举。

  中国领导人于2013年首次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通过与沿线国家加强互利合作和互联互通,来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

  古老的海上丝绸之路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这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而东南亚地区则是古代海丝的重要枢纽和组成部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丝绸、茶叶、陶瓷还有郑和下西洋,点亮了这条繁荣的商贸路。

  纽约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詹姆斯·派克11日在泉州参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际研讨会”时对新华社记者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将会对亚洲经济的融合发展产生重要影响。这个构想将沿线国家在经济、文化层面联系在一起,共享资源,共享贸易成果。这将会让亚洲经济更加活跃。

  过去30多年,改革开放促使中国走上了经济繁荣之路,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经济奇迹令世人瞩目。“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在自身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提升国际交往合作能力。

  在新加坡东亚研究所学术顾问黄朝翰看来,中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越来越注意“相互依存”,而非“单向依赖”。曾有学者担忧,在经济领域,大国会带来“虹吸效应”,即体量更大、实力更强的经济体会聚拢更多区域内资源。但在共建海上新丝路时,中国的出发点是平等互利、相互依存和共同繁荣。

  印尼政治分析人士李卓辉告诉记者,21世纪是海洋世纪,中国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体现了中国领导人和平合作发展海洋的意愿,与600年前郑和传递的和平信息一脉相承,也同以侵略、掠夺为特点的西方大航海时代形成了鲜明对比。

  在历史发展的大趋势下,构建一个合作发展、互利共赢的平台成为必然选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给亚太地区各国提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在这个开放和包容的平台上,各国之间的对话和沟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海丝沿途各国需要加强协调,努力寻求各方利益的汇合点。

  印度尼西亚-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副秘书长陈泳志说,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充分展示了中国致力于加强与东盟国家在互联互通建设、打造地区金融合作机制等新领域的合作诚意。他认为,倡议实际上是对现有合作机制的调整、整合和升级,使之相互促进,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应。

  “一带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沿线大多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据测算约44亿,经济总量约21万亿美元,分别约占全球的63%和29%。作为“一带一路”重要组成部分,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对促进亚太经济发展、深化互利共赢关系至关重要。(执笔记者:何瑛;参与记者:李慧颖、付敏、周檬、报道员郑世波)

40多年来,习近平始终对这件事很上心!
  【学习小组按】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宁夏新闻网
习主席体验过的兵工科技
   央视网消息 :5月16日,宁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