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迅速 网络平台和热线平台已建成运行

28.02.2018  23:23
  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迅速
网络平台和热线平台已建成运行  
    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是中央从全面依法治国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2017年以来,自治区司法厅高度重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体平台、网络平台、热线平台“三大平台”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整合全区法律援助、人民调解、律师、公证、司法鉴定、法治宣传、执法服务等司法行政职能,不断推动全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有序开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完成“12348宁夏法网”全部功能研发并上线运行。2017年以来,自治区司法厅积极争取建设资金,于同年9月启动宁夏公共法律服务网络平台“12348宁夏法网”的建设,经过近半年的努力,完成了“12348宁夏法网”的功能调研、系统研发、数据录入、演示抽检以及与12348中国法网的数据联通等工作,于2018年2月9日正式上线运行。“12348宁夏法网”在建设中不仅吸收借鉴了外省法网好的做法,同时,在建设中也突出自身的特点。 一是实现“三大平台”的互联互通。 整合“12348宁夏法网”、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确保群众无论通过何种方式都能获得线上线下标准化的服务。 二是实现业务软件与“12348宁夏法网”的对接。 实现宁夏法律援助管理软件与“12348宁夏法网”数据的对接,时时为用户反馈办理过程。除此之外,“12348宁夏法网”还为群众提供公证服务、律师服务、人民调解的网上预约或办理以及普法学法、执法等服务。 三是实现基础数据的全部录入。 将全区所有法律服务机构、人员、办事指南等信息录入到“12348宁夏法网”。将司法行政领域的各类典型案例及常用法律法规全部录入,方便用户查阅。 四是实现咨询服务有兜底。 在线咨询中,先由智能机器人进行引导,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字信息,自动搜索数据库中相关知识。如果已有信息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用户可选择转为人工在线咨询或留言咨询。在留言咨询中,系统会根据用户所留信息的类型自动分配给驻场法律服务人员进行解答,若驻场人员在1个小时没有解答,系统将会分配给当天的值班律师,确保群众的每条咨询信息都有人来处理。
  二、完成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平台的升级改造并面向公众服务。我区自2011年12月28日启动宁夏“12348”法律咨询热线以来,截止目前,共解答法律咨询10万余条。2017年以来,自治区司法厅对原有咨询热线平台进行升级改造,经过3个多月的试运行,于2018年2月9日,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正式面向公众服务,目前全区共设置10个座席。 一是功能进一步拓展。 宁夏“12348”公共法律服务热线向公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对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咨询者,引导法律援助;对群众切身权益问题及时进行矛盾化解;对公众反映的突发重大情况,及时与相关部门联动,妥善处理。 二是后台支持进一步完善。 法律知识库,组织人员对咨询次数较多的各类法律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归纳总结,方便值班律师查阅,目前共收录240条法律知识。法律人才库,汇集全区各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仲裁机构等11个类别的人员信息,尽最大努力将群众咨询在平台内解决。
  三、全面启动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工作。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是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2017年11月,自治区司法厅印发《宁夏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宁司通2017〔114〕号),进一步明确我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任务和时间表。截止目前,我区共建成市、县(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20个,建成率74.07%,建成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39个,建成率16.05%,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70个,建成率3.18%。进一步拓展“3+X”服务,在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的基础上,将社区矫正、法制宣传、安置帮教、监狱服刑人员远程视频会见等服务延伸到群众身边,让群众零距离享受到相应的法律服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底,我区将建成县(区)、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
 
 
银川:公共法律服务全覆盖 服务60余万群众
  “我是宁夏方和圆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春燕,新华网
红寺堡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红寺堡区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       司法厅
自治区司法厅领导调研兴庆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
自治区司法厅领导调研兴庆区 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司法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