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落实新理念砥砺奋进新征程
开栏语
光阴荏苒、白驹过隙,临近岁末,又到年终盘点时。即将过去的2019年,是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社会经济各项事业稳中有进,经济结构、环境质量、城市功能、发展活力全面提升,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即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2019高质量发展看银川”,盘点2019年银川各项事业发展实绩,敬请关注。
2019年,银川市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统筹做好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等各项工作,全市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
新旧动能转换加速推进
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端产业的有力支撑。
国内首条3.0版石墨烯生产线项目落地转化,轴承制造小镇、隆基硅7GW高效电池、银和大尺寸半导体级硅片等项目加快建设……今年以来,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银川经开区”)着力发展“战略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大健康”三大主导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突出主导产业,银川经开区在全力打造世界上有影响力的“32555”新材料产业高地的同时,创新发展模式,全力推进“1155”现代装备制造业集群建设。“银川智能终端产业园”是银川经开区继轴承小镇建设后,今年着力打造的又一个装备制造百亿产业园区,该园区的开工建设既是银川经开区在现代装备制造领域打造的提高产业集约化水平、推动创新创意发展的综合体,又是东部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融合发展的新途径,现在,已经有闽商科技、京旺科技、万泰照明等一批企业落户。
目前,银川经开区已发展成为世界最大的单晶硅棒及单晶硅切片生产基地、亚洲最大工业蓝宝石生产基地、拥有世界一流大型发电设备等动力机械铸造技术和国内首个半导体材料产业集群、石墨烯产业集群、镁合金产业集群,力争成为世界领先的战略新材料基地。
此外,银川市抢抓全国5G试点城市机遇,大力发展互联网数字经济,引进中电科,建设全国云计算数据中心重要节点城市,中建材(银川)工业互联网产业园落户银川,建设宁夏银川数字治水联合研究院。实施工业对标十大行动和“互联网+先进制造业”行动,6家企业入选国家第四批绿色工厂示范名单,培育自治区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创新试点项目6个。
坚持绿色发展生态环境更宜居
湛蓝的天空、纯净的空气、如画般的“银川蓝”一次次引爆朋友圈。今年以来,我市继续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
荣获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严格落实河(湖)长制,完成贺兰山东麓49家葡萄酒庄废水处理设施整改,黄河银川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进Ⅱ类出”。
生态绿色工程加快建设。实施新建、续建绿色工程项目21个、新建小微公园6个。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进一步巩固,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2家企业全面退出并完成生态恢复,“绿盾2019”专项整治任务全面完成。城市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23公顷,植树造林13万亩,绿化覆盖率达到42.02%。
临近年底,距离沈阳路快速通道全面通车的日子越来越近,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首条城区内贯穿东西的快速通道,对进一步拓展银川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功能、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全市完成凤凰南街、宏图街、阳澄巷等25项市政道路、13处公交港湾、7处城市内涝积水点改造工程,老旧小区供热管网更新改有1200万平方米,新增停车位10万个,城市功能日益完善。
改革开放持续深化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我市一直不断努力的方向,经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水平明显提升。今年我市开启第二轮审批改革,推行“1230”模式,成为全国开办企业用时最短、不动产登记效率最高、项目审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
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推出1+N多证联办审批模式,推动12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成立高新技术产业母基金子基金4支。营造高效便捷政务环境,精简涉税资料和办税流程,上网办税率达85%以上。市本级取消审批事项10项,向县(市)区、园区分别一揽子下放审批事项15项、54项,市场活力显著增强,全市新增市场主体42910户。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改革行动,取消证明事项35项。
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核心区加快建设。开放通道建设提速,推动国际货运班列运行,与“一带一路”沿线9个城市实现通关一体化,开通至伊朗德黑兰双向货运直达班列。推动对外通道建设,配合自治区推进银西、包银高铁及京藏高速改扩建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空中快线建设,加密银川至海口等18条航线,银川至3大城市群航线达到46条,国内航线89条,国际航线12条,其中货运直飞国际航线10条。开放环境建设取得新发展。
坚持共享发展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发展为了人民,发展造福人民,我市始终将改善和提升民生福祉放在首位。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后,平均最低标准达到248元,位列全区和西北五省区第一。启动日间照料中心运营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实施低收入家庭学生高等教育阶段就学救助,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135个老旧小区398万平方米进行综合改造。推动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52个小区、298个单元加装电梯开工建设。银川都市圈城乡西线供水工程全力推进,让黄河水流入千家万户即将成为现实。
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推进教育优质公平。与首都师范大学签订“互联网+教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师大银川学校完成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招生工作。加快“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建设。首创医疗保险门诊大病互联网医院就诊报销新模式,好大夫、丁香园等38家互联网公司取得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备案注册医生总数达3.8万余名。市妇幼保健院新建产科大楼、市中医医院主体工程、闽宁镇中心医院扩建等项目稳步推进。
大力发展体育事业。新建笼式足球场4座、笼式篮球场3座,体育设施建设在西北领先。银川秦腔保护传承基地、西夏博物馆新馆等项目建成投用,新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40个、示范性农村文化大院10个、城市阅读岛30个,精心举办大型文化活动1000余场次,直接服务群众达30万人次以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记者 周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