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培训班在宁夏银川召开
8月19-21日,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在宁夏银川举办了2015年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工作培训班。培训班由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万东华主持并作重要讲话,宁夏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经济师崔祝平出席并致辞。
万东华所长首先强调新形势新常态下开展小康监测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针对全面小康指数的意义与局限性进行深入浅出分析;三是对去年以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监测工作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与总结。
万东华所长指出,做好今年小康监测工作,一是要高度重视,认真部署,提高协调能力。由于小康监测指标体系包括了社保、公安、环保等众多部门数据,在统计系统内部涉及到核算、工业、能源、人口、住户调查等多个专业处室,因此,必须强化组织领导,加强与其他部门和相关专业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协调能力;二是要认真学习,积累经验,强化监测水平。小康监测涉及到多个部门多个专业的统计指标,要全面领会每个指标的含义、计算口径、监测范围和评价方法,对指标体系中每个上报数据都要严格审核,确保统计数据准确可靠,真实可信;三是要深入分析,把握方向,发挥导向作用。各地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本地区在全面小康进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在分析各地小康进展情况时做好对党政领导的宣传解读工作,使其充分认识到“同步小康”不是同一时点同一水平的小康,提倡各地结合自身实际开展监测工作,不对小康进程进行任务分解和目标考核,减少攀比。
在此次培训班上,科研所社会统计研究室主任吕庆喆、副研究员施凤丹分别介绍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监测与评价系统及培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数据上报方法及要求。与会代表就小康监测工作进行了热烈的交流和讨论。来自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以及全国31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统计局的50余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培训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