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宁夏:为全球防沙治沙贡献中国经验

10.03.2017  00:32

     

(原文载于《光明日报》2017年01月24日07版,作者:王建宏)

      “埃及和宁夏气候条件相似,非常期待宁夏在防沙治沙方面取得的经验可以帮助埃及。”几个月前,埃及总统安全事务顾问法耶扎·艾布·纳佳在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咸辉会面时说,诚邀宁夏专家到埃及指导交流。近年来,已有89个国家的政要、专家到宁夏考察。

  宁夏农科院常年设有防沙治沙的“国际班”,举办过7届“阿拉伯国家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1届“阿尔及利亚防沙治沙技术培训班”,“取经人”来自全球21个国家,累计已近200人。

  这是全球治理体系中的中国经验,也是世界生态建设中的宁夏贡献。

   科学施治 提供示范

  查看谷歌地图,会发现全球与宁夏同纬度的地方大部分都是沙漠、戈壁、沙地、草地,而宁夏则三面环沙,被大片黄色区域包围。在腾格里沙漠南缘,则有两条平滑的“绿色平行线”嵌入黄色地带。“绿色平行线”是长60公里、宽500米的“五带一体”防风固沙体系,包括固沙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树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

  宁夏林业厅厅长马金元说:“在宁夏,防沙治沙一开始就嫁接高端智慧、坚持科学治沙。”“绿色平行线”两侧的草方格固沙技术便是由中国科学院与当地职工群众共同探索形成的经验,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2008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宁夏建设全国唯一的省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自此,宁夏承担起了示范的重任。

  8年探索,成效卓著。在盐池县,有20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50万亩流动沙丘基本固定,120万亩退化草原植被得到恢复,全县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1%和65%。

  在毛乌素沙地,“治沙英雄”王有德带领国有林场职工探索出了外围灌木固沙林,周边乔灌防护林,内部经果林、养殖业、牧草种植、沙漠旅游业“六位一体”沙区经济模式。近十多年治沙成效超过2000年以前30年总和。

   有为善治 点沙成金

  2015年5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建华批示重申,坚定宁夏全境的禁牧封育不动摇,坚决防止禁牧反弹。2003年5月,宁夏在全国率先实行全境封山禁牧。十多年来,政策一以贯之。

  禁牧封育以来,天然草原植被覆盖率由35%提高到62%,草层高度由19厘米增加到30.1厘米,重度沙化草原面积由禁牧前的634.4万亩减少到246.76万亩,初步实现“草原绿起来、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的阶段性目标。

  在位于盐池县高沙窝镇的中民投宁夏(盐池)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光伏面板星罗棋布。这里正建设光伏扶贫电站,总装机2000MW,总投资156亿元。

  距此向北百余公里,在一片叫作红墩子的沙地里,宁夏本土企业宝丰集团投资300亿元建设光伏发电和枸杞种植项目,规划发电功率3GW,共10万亩枸杞扶贫田。

  除了大规模的巨量投入,宁夏一批中小农牧企业也沙中淘金。“3年时间,一片荒芜的沙地已成为年经济效益1800万元的瓜菜种植基地。”在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移民新村,宁夏华泰农业科技公司董事长林伟光告诉记者,6000多亩沙地可带动当地移民增收1000多万元。

   因地制宜 宜沙则沙

  防沙治沙,有时需要改变沙漠,而有时则需要保护其原始形态。

  2016年9月,国家旅游局宣布同意宁夏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沙坡头、沙湖这些“”字头的景区每年吸引着大量四海宾客。

  “防什么沙?防的是直接造成危害的沙。治什么沙?治的是已威胁到重要资源和人们生存的沙。”宁夏林业厅计财处处长徐忠说。

  治了一辈子沙的王有德在白芨滩治沙林场留了一大片曲线优美的原始沙山,与金黄色的麦草方格形成强烈反差,让人感慨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同时又警示人们敬畏自然、顺应自然、尊重自然。

  不乱作为亦是最大作为,科学治沙、宜沙则沙,宁夏正在人沙和谐的理念下绘制美丽中国的宁夏画卷。

 


报送单位:宣传中心  报送人:罗浩  审核发布: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