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作品是给孩子心灵打底子的”
07.04.2016 15:56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儿童文学作品是给孩子心灵打底子的。”身为北京大学教授的曹文轩常对学生这样说。曹文轩有着怎样的创作风格和历程?他的获奖为中国儿童文学带来什么启示?
他有一颗美的种子在心里
曹文轩,1954年1月生于江苏盐城农村,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在这位带着童年水乡记忆的成长小说里,表达着对少年儿童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的关怀,他笔下的儿童形象丰富而各异,注重挖掘儿童世界的精神内涵,作品涉及现实、历史、幻想等多种题材,体现着作家几十年如一日在儿童文学领域的深度思考和各种实践。
“他是儿童文学作家中一直坚持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的作家,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是取自于童年生活的体验和他所熟悉的农村生活。”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社长李学谦说。
“曹老师从小生长于乡村,这是一个从贫困的物质环境下成长却有着审美追求的少年想象出的美的世界。虽然他生活中经历过贫困,但是被善意和美好包容成长起来的,因此他的世界是美好的,他说他‘很难恨起一个人’,心性很单纯。他有一颗美的种子在心里,这是他创造内在的动机,他在自己的文学世界里创造了一个带着童话色彩的美的世界,再把这个世界贡献给人们。”曹文轩的同事邵燕君说。
儿童文学应成为儿童精神栖息地
儿童文学作为文学之林中的特殊文学样式,一直备受关注。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文学发展迅速,在文学市场中呈现着繁荣态势。据介绍,2015年,儿童文学出版市场实现了两位数增长,其中,少儿图书出版占图书零售总体市场的四成以上。
“与此同时,我国儿童文学发展仍存在不均衡现象,幻想类、校园类和童话类题材相对较多,但厚重的、思考性强、写实性作品却并不足。”李学谦认为,从这个意义上说,曹文轩的获奖对提高当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具有重要启迪。
今天,童书出版俨然成为一种产业。“目前全国从事儿童文学出版的出版社达500多家,差不多全国的出版社都进入到这一领域里。”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学研究所所长方卫平认为,繁荣之下,出版门槛降低、作品良莠不齐等现象也十分突出。利益的驱动下,作家少了修炼和磨砺的时间,仅凭市场的趋势去写,成为当下儿童文学精品匮乏的症结。
儿童文学是儿童的文学,儿童应该是儿童文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儿童文学作家孙卫卫认为,儿童文学创作还要坚持文学性这一基本属性,建立儿童本位的文学观。
好的儿童文学属于全人类
曹文轩在获奖后接受专访时曾表示:“一部作品能否走向世界,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考量指标,就是是否经得起翻译。”
儿童文学的作者虽然是成年人,但在人类儿童文学史上,许多儿童文学的优秀经典之作,其实是作家通过“儿童”进行思想的结晶。正如安徒生童话里的《皇帝的新装》,让成年人的虚伪露出了马脚,深刻揭示了人类生活的本质,为人生命运指点迷津。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不仅仅属于儿童,更属于全人类。
今年1月,曹文轩的《草房子——世界著名插画家插图版》出版,该书由德国插画家索尼娅·达诺夫斯基为其配做插画。当初,当索尼娅看到《草房子》的英文译本后,她曾惊讶地说:“我感动到几乎想为每一页的内容配插画。”
据《草房子》责任编辑之一祁智介绍,1999年秋,一个5人组成的日本翻译团队为了对《草房子》进行日文翻译工作,专程到江苏盐城九龙口进行为期2天的实地考察,了解创作环境,以求更好地翻译出作品的“神韵”,让作品真实真切地呈现在世人面前。(据新华社北京4月6日电)
本文来源: 宁夏新闻网
07.04.2016 15:56
宁夏青联:吸纳更多青年人在为群众办实事中“青”力而为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张洁龙) 4日,新华网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