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支撑助力银川简政放权

15.05.2015  14:18

  5月10日至11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苗圩率调研组来到银川,对我市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在银川市民大厅,调研组一行实地了解银川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电子政务和智慧城市建设情况。2014年,银川市开展行政审批相对集中改革工作,成立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将市级26个部门的150余项行政审批事项(490余项具体业务)全部划转到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统一办理,实行“一局一章”管审批,审批人员减少幅度达75%,有效解决了政府部门职能分散、职责交叉和多头审批的问题,同时倒逼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原来承担行政审批事项的部门职能转向宏观战略、政策法规研究和监管。 

  2014年6月,银川市与中兴通讯合作智慧城市建设,把智慧政务作为主要内容之一,通过信息化的有力支撑,促使行政审批效率全面提升。为此,银川市委托中兴通讯开发运行行政审批服务系统,从技术层面再造优化审批流程,150多项事项的办理时限由法定4080个工作日减少到880个工作日,减幅79%,审批效率提高75%。同时,实行一个平台跟全程,通过电子监察系统,对行政审批实施全方位监控监察和督查督办。另外还在一个网站全公开,通过市行政审批服务局官网,对审批事项设立依据、申请要件、办理程序和办结时限等向社会全面公开,做到审批服务公开透明。银川还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市民大厅办理,将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等300多项公共服务事项纳入,把市民大厅变成“政务超市”,实现“推开一扇门,办成一揽子事”。 

  在座谈中,我市就与中兴通讯合作共建智慧城市的情况进行了详细汇报。近年来,银川市抓住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建设等重大机遇,严格按照工信部发布的《智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在智慧银川建设的探索和创新中,以信息基础建设为先导,以行政审批改革为契机,以社会服务和管理应用为突破,通过创新的“一云、一网、一图”顶层设计架构和全新的PPP商业模式,在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等10大重点领域13个模块建设上独显特色,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银川模式”。银川市在智慧城市探索中,确定了智慧银川的四个核心目标,即利用信息化技术惠民、利民、便民;利用大数据采集、整合、挖掘,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利用智慧城市拓展产业和促进消费;利用资本市场,创新智慧城市建设和运营模式。  

  围绕上述核心目标实现政府行政化创新、城市立体化管理、民生精细化服务和产业融合化发展。2014年,银川市凭借特色化智慧城市和创新的PPP商业模式,一举斩获“2014中国领军智慧城市”和“商业模式创新奖”两项大奖,目前已有近20批次国内外城市代表团来银考察取经。

  听取汇报后,调研组对银川市委、市政府在电子政务、智慧城市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给予充分的肯定。银川市不仅在行政审批集中改革方面走在前面,而且还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还有不少创新,对此类新生事物要坚持帮助和鼓励。苗圩对宁夏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提出建议,他指出,要推动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建设标准统一的大数据平台。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对保留的审批项目,要按照“三张清单”的要求予以规范;对取消的审批项目,要加强事中和事后监管。要大力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光纤到户步伐,银川要争取进入全国第一批全光网的城市。要把移动互联网时代引发的创新创业模式引入进来,在人才、资本、税收、孵化等方面,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让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要充分发挥好宁夏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点的独特优势,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智慧城市建设为依托,打造网上丝绸之路。

  本次调研,工业和信息化部从智慧政务入手,针对银川的智慧城市建设情况进行了细致而全面的考察。银川市作为全国智慧城市的试点城市之一,规划了十大系统十三个模块,智慧政务是其中之一。为此,银川市委、市政府也以敢为人先的胆魄和自我革命的精神,顶层设计,科学规划,将智慧政务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开展流程梳理,实现一站式审批;第二阶段实现数据共享,达成网上审批;第三阶段采用大数据分析,实现虚拟审批(备案制)。目前,第一阶段一站式审批已经全面运行,第二阶段各部门数据正在衔接、整合,网上审批已部分试点,智慧政务初显成效,全市正以信息化支撑为手段,助力简政放权落地。

  记者 孙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