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心得体会展评

13.01.2016  11:46

  用感恩心做人   以责任心做事

自治区红十字会   李   茹       周末闲暇之余,独自静思,总结一年来工作中的得与失。深感“工作中无小事”,任何一个不起眼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所以在工作中我们要时时、事事认真对待,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少些浮躁心理。在失意时、在牢骚和抱怨中,要学会自我反思、学会心存感激、学会珍惜拥有,正所谓“智者无怨”。自己所从事的人道救助工作是一项惠及民生的项目,事关贫困患儿、贫困学生的健康和学业,深感责任重大,因此必须用感恩心做人、以责任心做事,才能将人道救助工作做精、做实。     感恩,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每一个人应具备的基本品德。感恩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更是一切美好生活的基础。然而,在这物欲横流的时代,有不少人在追逐物质丰厚的同时,却已把这最人性的东西丢弃了,使人与人之间,在不知不觉中缺少了关爱,淡薄了情谊。     做人,要怀有一颗感恩之心。做事,也应如此。我们要感恩单位,是单位给我们提供了生存空间和发展机会;感恩领导,是各位领导的严格要求和言传身教,才使我们不断进步;感恩同事,是大家相互关心帮助,才使得我们工作有动力。俗话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我们要用心做好每一件事,做好每件事的整个过程。因为用心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时时处处皆用心。用心做事,要把事情做好做优,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做事的最高境界。做事要有心、用心、细心、专心、耐心、热心、责任心,这样才能在工作中顺心,才能体现自己的责任,也才能享受工作中的乐趣。      记得有一句话,“一旦你踏上了工作岗位,你就选择了一份责任、拥有了一份使命”。作为一名从事人道救助岗位的工作人员,更要时时刻刻把责任放在心上。因为每天面对的都是求助者们急切和无助的眼神,所以如果没有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工作,只会越做越累、越做越烦。拥有一份工作,也就应该承担一份责任,在对待工作时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才能在辛苦的工作中找到乐趣,感受工作的意义。“态度决定一切,细节决定成败”,基于红十字会是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救助团体,因此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改善最易受损群体的境况。付出比索取更容易得到快乐,要学会用爱心去回报,只有在接待求助者时多站在他们的角度思考,以高度的责任心做事,才能使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感恩做人,是我们的态度;用心做事,是我们的责任。只有感恩做人,用心做事,才能感受到工作所带给我们的获得感。         读书博采知识精华   学习成就人生梦想   自治区红十字会   杜清华       记得大学毕业之际,有位哲学老师给我纪念册留言:“读书要读一流的书,做人要做一流的人!”,这句箴言一直激励着我在人生路上前行。所谓读一流的书,正是要读经典,读那些能够给人以启迪,引领读者在精神殿堂遨游,指点生命迷津的书籍。金秋十月,我有幸品读了《习近平用典》。初读时,发现这本书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圣人到毛泽东,旁征博引,读来感觉字字珠玑,力透纸背,励人心志;再读时,追思怀古,经典之句甘之如饴,让人顿悟,颐养襟怀;三读时,感悟今夕,字里行间含英咀华,无不体现着一名领导干部统揽全局,高瞻远瞩,锐意进取,矢志发展的战略思维,无不彰显着一名共产党人心怀社稷,情系民生,谋求福祉的大爱情怀!不厌其烦地三读之后,除了对习总书记浩瀚渊博知识由衷敬佩之外,更坚定了在纷繁芜杂的社会中“只取幽闲不取奢”,“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在阅读中休憩心灵,提高思想境界的念头。     多读书,多积累,沉淀思想。读书是学习的最佳途径,因为每本书的成型需要作者的全局思考和编辑的精心整理,凝结了编者的思想精华。读一本书,就是一次荡涤大脑的机会。每一次精心的训练,则会让自己的大脑形成逻辑感,渐渐内化到自己的认知中,最后投射到工作中,就有了质的提高。作家毕淑敏曾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的确如此,不读书无以明理,不读书无以修身。自身修养与读书密不可分。《之江新语》是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勤于读书、善于读书的结晶。书中说干事创业,开拓创新,更需要将学习放在首位,书中至少有6篇文章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在习总书记的讲话中多次强调要真正把读书学习当做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新东方教育科技董事长俞敏洪在一次演讲中说,他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读了60多本书。真正带来思考的是历史书,哲学书,现代商业潮流和未来世界发展方向的书,而且还作了3万多字的读书笔记。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犹太人也是平均每年读书最多的民族,他们平均每人每年读书达64本,这不是指学生,还包括成年人。现在美国已经全面启动了全民读书计划,每人每年要达到50本。而我们国家年平均阅读量只有4.77本,再加上成年人,平均就不到一本了。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当前竞争的是经济实力,当50年、100年以后,真正拼的是人才、是文化。因此,形成全民阅读,书香社会的氛围,增强国家和民族的永续发展力,我们这一代人责任重大。     读好书,读经典,经世致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上大学时,古代文学是必修课,虽然一直喜欢经典,但囿于涉世尚浅之故,对其中诸多妙悟的理解浮于表面,再后来由于日常琐事芜杂,更是对经典之作束之高阁,怀有敬畏之感。现在读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之江新语》、《习近平用典》等书籍,发现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儒家经典中寻找解决现实难题的办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治国理政的养分。”他的系列讲话、文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不断激活优秀传统文化,赋予其鲜活的当代价值与时代意义,引经据典言简义丰蕴涵治国理政良策。如:“浩淼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治大国若烹小鲜”,展现其治国的韬略和智慧。《之江新语•要用人格魅力管好自己》等文中引用[春秋]孔子《论语•颜渊•子路》:“政者,正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强调为政者自身行为端正的重要性。引用《孟子》中“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谈及的是爱民敬民的质朴情怀。“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亦如水,可载可覆。唯有与民同心,方可牵住连接天地的命脉。古语经典,执古御今,视野宽阔,构建起泱泱华夏逐梦的大格局。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运用”,“大浪淘沙始见金”。对于古圣先贤留下的流传千百年不朽经典,亦在于日常的灵活运用。古人说文章是“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共产党人读书作文,更会把目光投向干事创业、治国理政的大境界。用典背后是“治世”,用什么、如何用、效果如何,既是领导能力、治理思想、执政风格的折射,也是把古人治理智慧运用于治理现代化的当代实践。     善读书,勤探究,方得真知。无数事实证明:读书重实践,只有勤学善思力行亲为,方能铸就真知灼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先生预言:“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现代人才学中有一个理论叫做“蓄电池理论”,认为人的一生只充一次电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成为一块高效蓄电池,进行不间断的、持续的充电,才能不间断地、持续地释放能量。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有位优秀的出租车师傅车技一流,20多年记录事故率为零。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车子里放着的书不是杂志而是《新资本论》、《理念的力量》等让我们看来很高端的书籍。问他原因,他说向毛泽东学习嘛:“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学习永无止境,可以说,他把读书看成是他的第二生命。为了争做一流的司机,他常利用点滴时间还读心理学方面的书籍,踅摸探究书里的话,最终让他练就了一身本领,即 “三有三最”: 有鹰一样的眼睛;有豹子一样的速度;有牛一样的忍耐力。最快的判断力,最短的时间,最好的服务态度。     最后,再次摊开用典,听习语娓娓道来;掩卷沉思,悟经典茅塞顿开。喷泉之所以漂亮是因为她有了压力;瀑布之所以壮观是因为她没有了退路;水之所以能穿石是因为她有日复一日的坚持。人生也是如此:梦想的基点是读书学习,腾飞的翅膀是学以致用。现在,作为一名宁夏红十字会干部的我们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在读书学习中坚定理想信念,用“三严三实”武装大脑,经受各种考验,锤炼实践能力。尤其在业务培训或进行讲座时,力求精益求精,上精品课。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节精品课往往决定于这样的讲师:知识丰厚,中西贯通,经典名句信手拈来,留给听者的是哲思和温暖;只言片语,传递给听者的是力量和希冀。在今年11月16日至20日为期四天的中国红十字(宁夏)赈济救援队第五期培训班上我有幸听到这样的精品课。在培训中,他们教育理念先进,开放式课堂,以桌面模拟推演,小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答疑为主。课程内容引人思考,课程设计讲究技法环环相扣,深入浅出,既理论结合实践,又有现场激烈讨论,更有老队员实战经验的交流分享,科目设置紧凑合理,组织形式灵活多样,入情入境,让大家兴趣盎然,陶醉其中,获益匪浅。“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难发现,红十字会授课老师都是不断坚持学习的人,公众场合偏于安静;发言时直戳重点,逻辑清晰;做起事情专注度高,不会大声吵闹;学习能力强,接受新事物更快,而且学以致用。因此,他们讲授的课堂真正实现了人与人的互动,心与心的交流。     感谢经典,浩瀚优秀的传统文化典籍尽管静穆朴素,但总能穿越历史沧桑给我们以启迪,思索和成长。感谢《习近平用典》,让我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长!展望未来,让我们读书博彩知识精华,学习成就美丽中国梦。风气潮涌自当扬帆破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加鞭!         我的西部行红会情 ─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的心声   自治区红十字会西部计划志愿者   李晓锋       2015年7月,按照自治区团委的安排,我有幸成为宁夏红十字会的一名志愿者。“初入社会,如同一张白纸”。这是上班第一天领导对我讲的。为了能让我在这张白纸上填出一份满意的答案,领导可谓煞费苦心。从带我到单位的路上便考虑如何为我安排座位,找一个优秀的师傅带领。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到西部来,本想在志愿服务之余我的人生需要这样一种修行——到一个并不发达的村落,经历一种从陌生到熟悉,用脚步丈量村庄中的每一寸土地,用笔和纸记下村民的日常生活和西部的风情,与风沙为伴,远离喧嚣,等知识足够厚重,等脚步足够坚实再回尘土。不曾想我自己所谓的田园诗歌式修行未能实现,一不小心留在了“塞上江南”银川。远离了村落,留在了另一份繁华,然而人生的修行远未终止,仅仅是迈出了工作的第一步。也不曾想我既能在一个我所向往的单位,又能在一个我所热爱的领域工作。一直以来,我的理想是学好社会学,以期有一天能像社会学前辈晏阳初那样开展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像社会学前辈费孝通先生那样将学术扎根于人民、扎根于生活,以绵薄之力书写无悔人生。而今,能够在宁夏红十字会见证人道精神与实践的结合是另一番欣喜。在来之前,自治区团委的领导告诉我“去红会很好,那里的人很好”。时至今日,来此已两周,我发现不仅这里的人很好而且还很正气。这里的人无论是领导还是下属,无论是对内还是对外都非常和气友善,作为单位的一份子,作为一名新人我更应该融入单位这种氛围,传播单位的正能量。尽管前几天领导严厉批评了迟到几分钟的同志,也尽管领导在会上将工作纪律、做事规矩强调又强调,但这并没有伤害个人之间的感情,反而更显示出了单位的正能量。作为一名新人,一名年轻人,我同样应该接收这股正气,传递红会精神,传递一个青年人应有的朝气和活力。     当然,作为新人我觉得最为主要的是学习。学习不仅是工作的需要,而且是一个人终身改造提升的任务。离开大学之前,在座谈会上有同学发言道:“我要服务于民族团结,服务于人民,为当地事业作贡献”。李恩年校长及时补充并提醒道:“作为年轻人我们需要这样一种奉献精神和服务精神,我也很佩服你们拥有这种精神,敢于挑战自己到西部去到基层去,但同时作为一名刚毕业的大学生请不要忘了学习。到西部去会有很多的历练,对此我对你们提出两点希望:一是要虚心学习,特别是要学习西部人民朴实无华的品格,学习西部人民吃苦耐劳的品格,学习西部人民刚直不阿的品格;二是要踏实肯干,不偷懒不拖延,尊重每一个人,尊重领导尊重同事。最后要善于总结,处理好“钻进去”和“跳出来”的关系”。如今,李校长提出的学习西部人民艰苦朴素、吃苦耐劳的精神虽远离了村落但并不失色,在红会这里再一次被见证,红会那种在历次救灾救援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始终感动着我,而我更需将这种精神牢记于心,实践于行。同样,在工作的过程中领导又反复叮嘱我要学习单位良好的作风,向领导学习、向同事学习,多读有益读物,不要沉迷于电子书和网络。切实而言这样的叮嘱即使在学校也并不多见,这样的关怀在学校也并非每个老师都有,作为年轻人我应感到庆幸更应严格要求自己,为自己为领导为单位呈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志愿者的光荣使命并以单位的一份子来严格要求自己。     尽管并非每一位志愿服务者都拥有高尚的情怀,但是作为志愿服务者我自己首先应该有一颗博爱之心、奉献之心,在志愿服务的路上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虽然一到两年的时间在人生旅途中很短,但是我要在这短暂的时光中有所收获,有所作为,使这短暂的服务经历成为我人生中的美好记忆和宝贵财富。     明天,我相信将不负人生,不负青春,不负西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