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永涛:精益求精完成工作
项目总工程师代永涛(左二)在与各施工负责人沟通。
滨河黄河大桥通车在即,中铁大桥局银川滨河黄河大桥项目部总工程师代永涛带领着自己的团队,仔细检查每一个施工点。自大桥全线沥青铺设完成以来,他每天都要寻找影响桥梁质量的“蛛丝马迹”,近于“苛刻”地向施工人员提出具体要求。他告诉记者,虽然工程进入了后续收尾阶段,但仍不可放松。滨河黄河大桥各项质量指标检测均符合要求,代永涛团队这股精益求精的认真劲儿不可缺少。
4月26日晚,远远看到桥上景观灯亮起,在黑夜的映衬下,流光溢彩,代永涛掏出手机,调整好角度,一口气拍了20多张照片,“激动,这是我参与的多个大桥建设中最大跨度的三塔四跨钢混叠合梁自锚式悬索桥,现在一切准备就绪,就等着银川市民来验收了。”代永涛脸上浮出笑容。然而在成功的背后,谁也说不清楚代永涛和项目班子成员在施工现场跑了多少趟付出了多少心血,大家只知道他们每天早出晚归,整天在工地奔忙。
“由于每年有效施工时间短,致使施工工期非常紧,加之钢梁顶推平台位于水中,必须采用栈桥运输,而施工高峰期投入机械设备数量很大,存在大量的同步施工,导致难度加大。”代永涛说,那段时间每个晚上大家房间的灯都亮着,想方案,做计划,自己的头发也白了不少。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天未合眼的代永涛和同事们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桩头快速凿除技术有了新研究:施工时可以采用整体断桩头、整体吊桩头的方式,并在承台施工中采用大体积承台砼施工技术。
“成功了!”实验后,每根钻孔桩施工周期从3天缩短至2天,同时通过布置冷却水管及测温元件,调节冷却水流速和混凝土内部温度,使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热量有效散失,减少内外温差。这样不仅加快了工程的进度,也是我市建桥时第一次对大体积承台砼施工工艺的尝试和创新。看着现场每个人的表情由严肃变舒缓,代永涛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那天是他睡得最踏实的一晚。(记者 肖梦琪)
来源: 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