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向环卫工人道声辛苦了!

26.10.2015  10:19
夜正深,他们已开始了一天的清扫工作辛苦工作后,享受免费午餐清除卫生死角,不留一丝垃圾。本版图片均为本报记者 寇莉苹 摄

  寂寥的清晨闪现着他们的身影;风雨中他们忘我地工作;坚守中他们为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默默付出。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在银川的大街小巷,身着统一制服的环卫工人已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挥动手中的扫帚,换来城市的洁净——他们被称为“城市的美容师”。今天是我市第10个环卫工人节,记者撷取部分环卫工人工作生活的片段,请跟随记者的步伐靠近他们、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支持他们的工作。

   环卫世家一把扫帚传三代

  “奶奶、爸爸、妈妈、姑姑还有自己都是环卫工人,家里一直秉承着踏踏实实做事的态度,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工作就不分贵贱!”70后马新谈及自己的环卫世家时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从上世纪60年代到现在,像马新这样一家有5个人从事环卫工作的在我市并不多见。这个环卫世家历经了银川市环卫工作的不断变化,一把普通的扫帚“接力”了三代人,意义也因此不同凡响。 

  父亲马光荣这样总结自家的环卫工作传承经历:经历了由一把笤帚扫一条街到各种机器化清扫的变化,体验过蹲在路边啃冰馍馍到每天早上吃上热呼呼免费早点的温暖。

   上世纪60年代奶奶做环卫一车垃圾挣2毛钱

  马新的父亲马光荣今年62岁,虽已退休在家,但他对环卫工作浓浓的情怀一直未变。他说:“我母亲也是一个地道的环卫工人,她给我的印象就是做事踏实。”虽然母亲已经去世,但她以身作则的工作态度却传承了下来,也让马光荣对环卫工作有了深刻的认识,那就是要有坚定的毅力、付出辛勤的劳动。 

  马光荣回忆道,小时候,母亲袁凤英每天凌晨3点钟,就一个人拉着一辆架子车和一把扫帚出门上班去了。“那时候没有垃圾桶,母亲得挨家挨户上门去收垃圾,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场景就是母亲边摇着铃铛边收垃圾。” 

  马光荣说,上世纪70年代,南薰街附近有一处垃圾堆积场。“每天往那运一车垃圾,能够挣2毛钱。”那时候从市区到南薰街都是土路,拉着架子车前行特别费劲,有时候他放学看见母亲一个人费劲地拉着架子车,就会去帮忙,假期还会跟着母亲一起去运垃圾。 

  “那些年母亲似乎就没有喊过累,就是默默地干活。”这一点对马光荣影响极大,直到1983年母亲退休,马光荣接过了她手中的“扫帚”。

   上世纪70年代父亲干维修从三轮修到卡车

  马光荣最初从事的并不是环卫工作,而是银川棉制品厂的维修工作。1969年,他调到了当时的银川城区市容管理局下属的清洁大队。 

  “没干环卫工作之前,就是负责维修车辆。”马光荣说,调到环卫系统专业还是对口的,就是环境不同了。“不管拉运垃圾的车有多脏多难闻,都得近身去修理。” 

  虽然新的工作环境比之前的差,但艰苦的环境让他收获了美好的爱情。 

  马光荣与妻子贺友惠在工作当中相识。贺友惠老人与马光荣同岁,当时负责保洁工作,职位要比马光荣高一点。“他们修理班就在我的管理范围内。”谈及到此,贺友惠老人饶有兴趣,那时候拉运垃圾的是三轮车,杂物多,车辆维修率很高。“那时的马光荣不怎么爱说话,但干活勤快,修理车也最认真。” 

  与马光荣朝夕相处,贺友惠甚至记住了他修过的各种车的类型。“三轮车渐渐被淘汰后,就开始修嘎斯69、北京212等型号,老马样样精通。”说起丈夫,贺友惠老人很是自豪,当时,每天的工作量也很大,每辆车每趟垃圾运送回来,总会出点毛病。丈夫的修理经验并不丰富,就是边摸索边维修,从最早的嘎斯69一直维修到解放141。而现在的环卫设备就好多了,很是先进!

   如今他当驾驶员已是行业生力军

  就这样,从奶奶到父母还有姑姑,马新的前辈们个个都是优秀的环卫工人,都为马新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1994年,19岁的马新高中毕业后,也参加了环卫工作。“我参加工作那会儿,环卫模式已经开始变化了。”马新参加工作的这20年,正是环卫机械设备快速发展的时期。“现在老爹退休在家,还总是惦记着机械清扫车队。”马新说,每隔段时间,父亲都会问又引进了什么新式车,有哪些新的功能。 

  马新说,起初自己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清扫员,2000年通过自学考试,成为一名环卫机械车辆驾驶员。作为70后,马新比前辈们更乐观积极,现在他已是环卫行业中的一名“生力军”。 

  马新的业务能力很出色,他告诉记者,现在,仅兴庆区现在就有各种环卫作业车辆150多台。以前的垃圾站实际上就是简单的倾倒场,每到夏天,垃圾堆积多了臭气熏天。现在松散的垃圾在中转站被挤压密实后,通过集装箱转运车运至垃圾处理厂,全程箱体密闭、无撒漏,垃圾经过喷药消毒,填埋或焚烧处理,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如今,每当听到人们赞叹咱大银川城市环境卫生干净整洁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高兴和自豪!”马新说,“父辈们用最平凡的行动去传承,这就是最宝贵的财富,会使我受用一生,也值得我们后代去铭记,因为不平凡都是从平凡中见证的。

  记者  寇莉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