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路上的“贺兰故事”
正在兴建的乡村综合体,方兴未艾的“私人订制”果蔬园,一望无际的牧草场,“渔光一体化”的示范园区……近日,记者走进贺兰县,广袤的乡村田野焕发出勃勃生机,到处是干事创业的火热场景。
近年来,贺兰县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在“产业兴”与“百姓富”有机统一的征程中进行着生动实践,一幅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传统村落的美丽蝶变
样板戏时期的土舞台,毛驴拉磨的豆腐坊,烟熏火燎的土炕台,百年不枯的甜水井……在贺兰县立岗镇通义村宁夏科丰种业田园综合体项目——民俗影视文化村,记者看到很多老旧物件,它们散发着岁月的光芒,仿佛诉说着远去光阴的故事。
“这几年土地流转后,村民大多都搬进城了。我们整合闲置房屋和土地资源,投资建设了民俗文化村、水稻科技园和万亩水稻制种基地,村民有房屋租金、土地流转收入,同时不耽误在城里打工。”宁夏科丰种业公司董事长年学文说,民俗文化村目前已开发出40多处乡情浓郁、乡愁绵长的小景点,以农耕时代的生产、生活及手工作坊和“老字号”为支撑,加上餐饮、住宿、休闲采摘等项目,“五一”期间开业。这几天,已经有外地客户联系,有意向来村里拍微电影。
在民俗文化村的收尾工地,记者遇到了做土建的村民王祥。“父母在村里住了一辈子,舍不得走,我就陪他们留了下来。”王祥告诉记者,如今他在民俗村里打工,父母在科丰种业的蔬菜大棚里做育秧员,三个人每天工资350元,全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
记者见到通义村党支部书记马瑞宁时,他满头大汗刚从蔬菜大棚里出来。“村里流转了4000亩土地种植果蔬和稻米,面向社会开展‘私人订制’服务,几天时间就被订购一空,这不正忙着种菜呢。”马瑞宁说,去年,村里流转140亩地探索开展订制服务,没想到供不应求,今年扩大到4000亩,还是“火”得不行。“那你可以再扩大种植规模。”记者建议。“没地了,全村1万多亩土地,已经被12个种植大户流转完了。”马瑞宁笑着说。
“私人订制”走红后,马瑞宁在村里成立合作社,统一生产“私人订制”农产品,村民不但每亩可以拿到710元土地承包费,还可以到合作社打工再挣一份工资。合作社引进科技公司,不打农药、不施化肥,从种植、加工、物流等环节实行全程监管,认养户投入一定资金成为农场主后,既可自己耕种,也可由合作社代为耕种、管理。
“村民去年人均纯收入11500元,今年预计还能提高1000元左右。”马瑞宁信心十足地说。
好日子里飘出奶香味
每天7时,洪广镇中地牧场的挤奶工席桂梅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可以装80头奶牛的挤奶转盘正在有序转动,一头头奶牛头戴“电子耳标”排着队慢悠悠地走上挤奶转盘。“电子耳标就是奶牛的身份证,保证不会把挤过的奶牛再挤一遍。”席桂梅说,她挤出的牛奶经过集乳罐过滤后打到平衡缸里,再经过压缩机制冷后灌入奶罐车,送往奶制品生产企业。一个早班下来,席桂梅完成了3200头奶牛的挤奶工作。
“我一个月能挣4900元,丈夫开奶罐车月工资6000元,厂里包吃包住,我们两口子一年有十几万元的收入,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席桂梅坦言,4年前,她和丈夫在村里靠种地为生,每年只有2万元的收入。如今,好日子里飘的都是奶香味。
“中地牧场流转土地面积45000亩,涉及贺兰县3个乡镇8个村3160户农民。村民们种植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专供牧场做奶牛饲料,年收入3000余万元。牧场400名员工中,有268名是来自牧场周边村子的村民。”洪广镇党委书记杨晓辉告诉记者,目前,全县优质半干苜蓿青贮产量达4.72万吨,玉米青贮产量达31.5万吨。贺兰县17家规模奶牛场已全部应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了奶牛养殖实时监控与智能化检测。
近年来,贺兰县以提升畜牧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水平为目标,聚焦草畜等重点产业,积极开展畜牧养殖技术推广,加强良种繁育推广,加快畜禽粪污综合处理利用,着力打造宁夏优质奶源基地和优质奶牛繁育核心区,2017年,该县畜牧业产值达10.63亿元。
鱼塘里跳跃的喜悦
“5月份,这一池子鱼苗就可以上市了,一亩池塘最少挣5000元,这些黄金鲫鱼就是我兜里的金疙瘩。”常信乡旭光4队村民陈金牛告诉记者,去年,他的150亩鱼塘收入了近50万元。
两年前,陈金牛还在为养殖品种单一发愁。“那时,池塘里只养了鲤鱼和草鱼,每亩600尾鱼苗,最多成活400尾,付出的成本和收益不成正比。”陈金牛说。
2015年,贺兰县招商引资引来晶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在该公司技术人员的帮助下,陈金牛养了10亩黄金鲫鱼和30亩斑点插尾鮰。“养殖技术高了,鱼苗成活率高,去年每亩收益都在5000元以上。”陈金牛喜滋滋地说。
“贺兰县率先在宁夏成立县级渔业产业联合体,20余家企业成为首批入会成员。通过龙头企业引导,将产业链中产、供、销、运、加、研等相关企业、合作社、养殖户串联起来,形成跨行业、多领域的强强联合。”贺兰县农牧局副局长杨雪霞说。
目前,该县已创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9个,无公害水产品产地认定面积6万亩,6个养殖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打造了西北地区独有的“渔光一体化”示范园区,实现了养殖生产零污染、零排放,养殖增效50%。2017年,全县水产养殖面积8.48万亩,水产养殖产量4.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5.1亿元。(记者 龚其云 张晓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