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开放与放开

15.03.2016  09:06

  正值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期间,与往常一样,代表委员们的建议都是各届倍加关注的问题,都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呼声。近日来,我们从媒体上看到,今年两会,以开放为机遇,以开放促发展,成为代表委员的共识。这再次触发了我的思考。银川作为西部内陆地区,最大的短板是什么?经济社会、城乡面貌、扶贫攻坚,这些都是外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就是开放问题。这个内在的短板不解决,外在的短板就不可能补齐。

  李克强总理2012年在宁夏宣布了国务院批准宁夏建设“两区”。如今,综保区实现了再造一个银川外贸的目标,内陆开放试验区建设也正在积极推进。“一带一路”的大战略下、新常态的大环境下,下步怎么走?正如《人民日报》论坛文章讲的,《开放时代要“放开心态”》。几年前,我曾谈到“要开放首先要放开”。今天,我还是要重申这一话题。

  开放的心态尤为重要。宁夏、银川的新一轮开放刚刚开始,如果我们不能解决好心态的问题,开放就只能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会议上。有开放的心态,才能登上开放的舞台,接轨开放的世界。三年前,我们开通了银川至首尔的包机,经过区市的共同努力,现在成为了正常航班。两年前,我们开始跟踪乌里吉口岸,近期已经获批建设。我们与其合作建设“飞地口岸”,未来将会成为宁夏及南部省区连接中蒙俄大陆桥的桥头堡。

  距离不是问题,黑龙江的绥芬河口岸、东宁口岸等十几个边境口岸,离省会哈尔滨都超过500公里。

  《经济日报》3月14日有篇文章《换个思路栽“”引“》,文中谈到“中西部地区吸引外资,要拿出开放的心态和诚意,不计较眼前利益,适当让利于企业,还应完善投资环境……”。这也是我们近年来的实践所印证的。放开、让利才能更有利。当年,我们引进山东如意,区、市两级共同支持,帮助代建厂房、完善设施。现在如意不仅全面投产,为我们带来了效益、拉动了经济,同时又不断扩大在银川的投资。如果我们当时和企业斤斤计较,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局面。今天我们看四川、河南、湖北的例子,也莫不如此。近期,利用“准备之冬

  和“两会”期间,我们市级领导分别带队与周边城市、外地企业对接,又取得了几十项成果。比如,有11万名会员的“好大夫”远程医疗项目已落地银川。有16.4万会员的“返车汇”项目已进入相关程序,即将落户银川。初步测算,以上两个项目每年可为银川市增加税收30亿元,将有力地推动银川市由“土地财政”向“新经济财政”加快转型。招商引资、造商引资、栽“”引“”,这是我们适应新常态、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要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

  改革、开放、创新+民族自治政策,这“3+1”是我们银川发展的不竭动力。短板补齐后,也会成为我们的一已之长。

  现将相关两篇文章推荐给大家共同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