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绿色未来,为美丽宁夏“加码”——代表委员关注的那些事之八
这几天,银川市民又“骄傲”了一把。
3月10日,央视经济频道《对话》栏目播出“美好生活城市画像”特别节目,全方位、多角度“解码”了银川市民的美好生活。
美好生活的底气源于绿色——
在这里,望得见贺兰山,看得见黄河水,记得住美丽乡愁。
这里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超过258天,头顶的蓝天总是自带美颜滤镜。
2018年,这里获得“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称号和“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
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让地处祖国西北的银川,成为人们心底温柔的向往。
实施生态立区战略,加快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让宁夏山川天更蓝、地更绿、水更美。图为环境优美的银川市区。(资料图片)记者 马楠 摄
不只是银川。2018年,宁夏大力实施生态立区战略,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绿色发展答卷:
——去年全区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为87.2%,同比增加5.8%;
——全区淘汰燃煤锅炉367台,实施燃煤锅炉煤改气、煤改电375台,城市建成区2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全部淘汰;
——黄河流域宁夏段15个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为73.3%,黄河干流出入境断面水质保持在Ⅱ类优水质,劣Ⅴ类水体全部“清零”;
——全区36座城镇污水处理厂全部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11条黑臭水体已消除黑臭,受到生态环境部表扬。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污染防治要聚焦打赢蓝天保卫战等重点任务,统筹兼顾、标本兼治,使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筑梦绿色未来,为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加码”,宁夏一直在努力。
守护碧水蓝天,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宁夏作为】
2018年,全区上下致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前所未有的力度,立机制、治污染、抓修复、强保护,解决了一批长期没有解决好的“老大难”问题。当年6月,宁夏结合落实中央第二环保督察组反馈问题整改要求,责令泰瑞制药停产整治;8月,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会议,要求自治区政府、银川市政府依法依规对擅自违规生产的泰瑞制药严惩,免去银川市、永宁县3名主要负责人职务。随后,泰瑞制药总经理因涉嫌环境犯罪,被刑事拘留。当年12月,泰瑞制药确定搬迁。对泰瑞制药环境违法的处理,问责力度大、速度快、尺度严,既震慑了违法企业,也为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敲响了警钟,得到社会各界点赞。
【群众呼声】
“尽管这一年,政府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的成绩不错,但银川市的雾霾天还是时有闪现,老百姓最期待的还是‘天天天蓝’,我们希望污染防治攻坚战不要停歇。”银川市民王芳说。
【代表回应】
全国人大代表杨玉经表示,面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更高需求,今年,银川市把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决打好环保“七大战役”: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攻坚战、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攻坚战。“我们将重点查办和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切实维护美丽银川的生态底色。”
既要翻越高质量发展的高山,又要迈过环境保护的长坎
【宁夏作为】
2018年冬季,往年习惯农闲“猫冬”的泾源县大湾乡杨岭村村民格外忙碌,有的正忙着装修农家乐,有的在整齐划一的现代化牛棚里运送饲料,有的在村道边施工,将电缆入地……
走上山坡,能俯瞰杨岭村全景:过去坑坑洼洼的村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平整的水泥硬化路;原本光秃秃的小山坡覆盖了茂密的植被;曾经破旧的土坯房变成了一排排白墙青瓦的农民新居。
“如果你夏天来杨岭,看到的景色更漂亮,咱村种的千亩花卉和观赏性彩色牧草,吸引天南海北的游客来观光,还可以自驾游览。”村民马科介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印刻在杨岭村村民头脑中,体现在行动上。头脑灵活的村民把牛托管给村里的养牛大户,纷纷琢磨如何参与乡村旅游。马科把家里的牛棚改造成茶馆,只需在每年5月到10月的旅游旺季打理好茶馆,就可收入过万元。2018年,泾源县旅游人数达到12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收入4.7亿元,年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占第三产业比重50%以上。
【群众呼声】
“杨岭村真正尝到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甜头,不仅村里的环境面貌变好了、村民口袋鼓了,人的精神面貌也不一样了。希望以后咱村变得更美更有活力!”马科说。
【代表回应】
全国人大代表许宁说,生态环境保护需要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决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走回头路,那种在环保上动歪脑筋的念头一点都不能有。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以绿色发展为导向,探索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推动生态立区战略,编制了宁夏空间规划,启动了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但是,目前宁夏确定的生态保护重点区域,既是生态价值非常重要、生态环境极为脆弱的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自我发展能力弱,面临着实现脱贫和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希望国家充分考虑宁夏发展实际和困难,增加对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空间的转移支付,助推宁夏实现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乡村振兴中,必不可少的生态文明考量
【宁夏作为】
对青铜峡市峡口镇汉渠新村62岁的陈国芳来说,这几年家里靠养牛、温棚种植赚了钱,日子舒坦多了,生活上开始处处向城里人看齐。新盖的砖瓦房装修风格跟城市居民家一样,光洁的地瓷砖、双层保温玻璃、精致的吊顶,一样不差,各种电器一应俱全,然而“不爽”的是,去年之前,上厕所要到500米外的公厕。“土厕又脏又臭,冬天夜里,要从热被窝跑到外面,被冷气一激很容易得病。为了减少起夜的次数,一到下午就不敢喝水……”去年,青铜峡市实施“厕所革命”,给陈国芳家装上了室内水冲式厕所,她高兴极了:“做梦也没想到能和城里人一样用上水冲式厕所,既干净又方便,真是太好了!”
小康不小康,厕所算一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追求环境美:村里有了垃圾桶、垃圾站,有专门的环保员负责卫生,地里的残膜有人组织回收……2018年,宁夏改造完成农厕3万户,新建垃圾中转站(点)178个,全年营造林149万亩,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53.5%,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88.7%。
【群众呼声】
“全国各地搞美丽乡村建设,咱农村可不能再是过去那种垃圾随处扔、污水随处倒的脏、乱、差面貌。希望国家对农村的环境整治力度再大一点,让咱的居住环境越来越美。”陈国芳说。
【代表回应】
全国人大代表马慧娟表示,乡村振兴,必须要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从本质上看,绿色发展关注的核心是人,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目的是满足人的生态需要;乡村振兴不应仅是乡村产业的振兴,也应是乡村生态文明的振兴。“农民不仅期盼产业发展、生活富裕,也期盼生态良好、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希望有关部门加大力量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农民参与垃圾分类和庭院美化工作,改变村容村貌,让农村焕发新的生机,为美丽中国助力。”(记者 尚陵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