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一个无饥饿的世界而努力

11.06.2015  18:39
        6月7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举行“反饥饿杰出进展”特别活动,向在减少饥饿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的国家颁发表彰证书,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代表中国政府从FAO总干事格拉齐亚诺手中接过证书,这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减少饥饿的目标。这是中国自2014年获得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少饥饿目标的证书后,获得的又一个证书。这两份证书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国农业发展和减贫成就的肯定,中国成为世界上提前完成联合国粮农组织双目标的国家之一。

   粮食安全问题是国际发展领域的核心关注。上个世纪以来,全球减少饥饿的目标具体有两个,一个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另一个是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1996年,FAO召开首届世界粮食首脑会议,通过了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即到2015年使全世界饥饿人口的数量减半。2000年9月,联合国大会通过《联合国千年宣言》,其中第一项目标包括在2015年之前使全球饥饿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减半。两项目标均以1990—1992年为基准期。由于全球人口不断增长,世界粮食首脑会议提出的饥饿人口数量减半这一目标实现难度更大。

   解决好吃饭问题,是中国人千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中国政府一贯把粮食和农业当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农业政策措施,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不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推进农业科技研发,提高农业物质与技术装备水平,农业生产能力和生产水平显著提高。到去年,中国的粮食已经连续11年增产,总产量连续两年保持在6亿吨以上。棉油糖、肉蛋奶、果菜鱼等主要农产品都实现了稳定增长。中国农业的发展,持续改善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状况和人民的营养水平,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如果13亿人口的大国不能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将会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巨大的压力,这是难以想象的。

   根据FAO的统计报告,1990—1992年中国饥饿人口数字为2.89亿,占全部人口比例为23.9%,预计2014—2016年饥饿人口减少到1.34亿人,比例为9.3%。

   FAO报告也显示,中国是东亚地区减少饥饿人口数量的主力,并且在全球反饥饿进程中,中国饥饿人口下降数量占整个发展中世界的2/3,为全球反饥饿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FAO总干事格拉齐亚诺赞赏中国全球反饥饿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认为中国是全球反饥饿事业最倚重的积极力量。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执行干事卡津说,当年中国是WFP最大的受援国,不少人认为,中国无法依靠自身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但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发展农业生产,保证了自身的粮食安全。相关国际组织表示,中国不仅养活了13亿多人,不断提高人民营养水平,还在世界条件最恶劣地区帮助其他国家战胜饥饿、营养不良及埃博拉疫情等各种挑战,在南南合作领域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

   尽管中国粮食生产取得巨大成就,中国仍有7000万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解决这些人的温饱、增收致富等问题任务还很艰巨。中国大部分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比较差、自然灾害多、基础设施落后的连片特困地区。中国将动员全社会力量,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实现《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的“到2020年,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粮食安全是全球性问题,当前全球仍有近8亿饥饿人口,反饥饿任务依然艰巨,国际社会正在同舟共济,携手前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多次表示,人类是命运共同体,既要重视自身安全,也要重视共同安全。只有各国休戚与共,合作共赢,共同应对危机和挑战,才能使人类彻底消除饥饿与贫困。

   今年是各项目标截止年份,据粮农组织统计,迄今已有72个发展中国家实现了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有关减少饥饿的目标,其中29个还实现了难度更大的世界粮食首脑会议目标。

   2015年是国际发展议程的重要节点,全球即将进入新一轮发展阶段。作为实现双目标的国家之一,中国将进一步推进农业的对外开放,积极发展包括与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内的各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帮助发展中国家那些饥饿和贫困的人们,向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农业援助,共同为建设一个无饥饿的世界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