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宁夏中部干旱带:昔日温饱水 今朝小康水
宁夏中部干旱带,雨少是真相,十年九旱是本色。
来自宁夏气候中心的资料显示,今年以来,中部干旱带除海原降水量接近常年外,其他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三到七成;各地平均气温偏高1.4摄氏度到2.1摄氏度。3月,同心、红寺堡部分乡镇出现雪灾。4月下旬又遇霜冻……
6月底,正值夏灌高峰期。记者走访了宁夏同心县丁塘镇杨家塘村、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开源村、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发现虽然气候干旱,但田间地头却满是增收的信心。
村民们说,一切来自黄河水。坐镇中部干旱带的固海、红寺堡和盐环定三大扬水工程就是定心丸、增收源。
黄河水 温饱水 小康水
自从玉米播种后,常常晴天丽日,空空无雨。“这是2010年以来最旱的年份了。”同心县丁塘镇杨家塘村63岁的老支书杨虎的心也跟着天气——焦了。
然而,固海扬水泉眼山泵站的电钮一摁,黄河水顺着扬水管道爬进渠道,流向170万亩农田。头轮水足量浇灌,二轮水如期而至,玉米不负众望,舒展着肥壮的枝叶。“现在是‘大喇叭’生长期,就像人的青少年,喝了黄河水,身体强壮后才能结籽粒。”极目远眺,数十里青畦绿树,修葺一新的渠道中,黄河水不停奔波,新投入使用的测控一体化闸门精准分配着水量。
“30年前,扬水工程引来黄河水让我们实现温饱、摆脱了焦渴;如今黄河水是让我们进入小康生活的幸福水。”杨虎告诉记者,从前,一到灌水季节,铁锹和手电筒是必备工具,全家出动,起早贪黑放水。
灌水不亚于一场战斗,需时刻提防上游截水。因放水,村民之间吵架干仗是常事。
这些年,灌区玉米产量稳定,为村民转型养殖业提供了丰厚的草料来源。仅杨家塘村就养羊1.4万只,牛800头。产业兴旺,家家都有小汽车。
去年,现代化闸门覆盖了杨家塘村的4000亩地,只要一名专业技术人员,就能在平板电脑上实现自由起闭,“谁家淌、淌多少、什么时候淌,用水不偏不倚,村里一团和气”。男人们腾出手,经商、务工,开发着一切挣钱的智慧。
“水有保障,收益就有保障”
6月29日午后,太阳明晃晃地刺眼,红寺堡扬水工程红三干渠渠道坚固,水流畅足,在大地上划过一道分界线,一边是冬天,山干岭枯,一边是夏天,田方地翠。
刚灌完700亩地,水管员王立贵一边下闸,一边说:“同样的地,灌溉时间比以前缩短了一半。”
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机电管理科科长高登军告诉记者,近年来,红寺堡扬水工程进行了全面的更新改造,从红一干渠到红五干渠进行了加宽、加高和阻水设施改造。电机的单机提水量也提高了1立方米每秒。
一股渠水,途经大河乡开源村房舍周围,缓缓向北,所到之处都是丰饶的世界,占绝对地位的玉米散发着诱人的绿色。
“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灌区群众在精耕细作、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受到影响,玉米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比上年增加11万亩多。因此,6至8月灌溉用水集中,时段性供水矛盾突出。”红寺堡扬水管理处灌溉管理科科长吴建林说。
实际上,在整个中部干旱带,玉米种植面积达60%以上,导致灌溉用水高度集中、轮灌周期延长。在雨水少的年份,三大扬水工程全负荷运转,压力仍旧不小。
同时,扬水工程的服务领域已经从单一的农业灌溉延伸到城镇供水、生态绿化和农村人饮,用水刚性需求急剧增加。
扬水人深知气候变化的习性。因此,早在开灌之前,各扬水管理处的干部职工深入灌区进行用水调查,编制灌季、时段配水计划,严把指标控制红线。开灌后,成天泡在田间地头,及时了解灌溉情况,适时优化供水方案,保障灌区均衡受益。
同心的下马关、马高庄水库,海原县三塘水库、红寺堡区新庄集水库、盐池石山子水库等中部干旱带7座水库已经全部蓄水运行,为实现渠库联合调度,适时渠库互补积蓄了后备力量。“设计库容980万立方米的马塘水库在4月春灌收尾阶段已经蓄水150万立方米,7月6日正式启运马塘水库泵站,将水反补固海五干渠。”固海扬水管理处副处长周玉国告诉记者,固海系统与固海扩灌系统已建设的扩三、扩六等联通工程,提高了系统间水资源互补利用效率。
红寺堡扬水管理处提前研判灌区旱情形势,夏秋灌较往年提前2天开机上水,首级泵站较上年提前5天加大流量灌溉,6月10日开始满负荷供水。目前,红寺堡扬水工程开启7台机组,以28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向灌区供水。目前,累计引水1.35亿立方米,引水流量为历史最大,水位最高,开机台数最多的一年。
开源五村村党支部书记马辉告诉记者,到现在,村里没有发生过用水矛盾。水有保障了,受益也有保障,老百姓信心很足,纷纷发展黄花菜、枸杞、文冠果、红梅杏等特色产业来增加收入。今年预计村里人均纯收入能达到12000元。
沙地里长出“大草原”
6月30日,时隔2个月,记者再次来到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沙地里的玉米已有半人高,生长在边缘的玉米株个子矮小、叶子卷边,呈现着令人怜惜的灰绿色,此景不禁令人眉头紧锁。气象资料显示,1月到6月,盐池县降雨量仅为32.1毫米,远低于98毫米的常年值。
见惯了干旱的马儿庄村村委会主任关尚锋比较淡定:“叶子卷边,是作物启动了自我保护模式,减少水分蒸发量。再滴5个小时,就能缓过来。”
只见田间,黑色滴灌带贴着地皮,上面的细小滴头滋润着每棵作物。6月25日,马儿庄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蓄水池水量告急,用水报告打上去24小时后,加压水量就流进了蓄水池。实际上,为了全力保民生、保稳定,确保老区人民各业均衡用水,盐环定扬水工程渠首泵站较去年同期提前开启3大1中满负荷机组模式运行,已累计运行35天,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2天,这一模式将持续运行。
在宁夏中部干旱带,“万民衣食之源在于水利”。1997年,地处毛乌素沙漠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的马儿庄迎来盐环定扬水工程输送的黄河水,祖辈靠天吃饭的农民有了水浇地。“冬天沙尘埋了渠,开春推土机推一天才能见到渠道。因为有水,即便再艰苦,老百姓还是选择留下。”关尚峰告诉记者,扬黄水虽好,但地多水少,2000亩农田曾一度因无水灌溉而撂荒。
2018年,水利工程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办法改变了传统的种养方式。现在,滴灌技术已覆盖了全村7600亩农田,滴灌11次才用去200立方米水。水肥一体化的精准灌溉让玉米产量每亩达到1500斤以上。
沙地上增产的农业,相当于再造了一片“大草原”,为养殖业增效提供了支撑,因此即便在干旱年份也“绝胜腴田岁旱丰”。在马儿庄,就有5个养殖合作社,羊只年饲养量超过6万只,人均纯收入达到12000元。
黎明村是马儿庄下辖的一个自然村。46岁的村民白学宝种着92亩玉米地,保障了260只羊的口粮。“青贮玉米喂的羊品质更好,前几天12只羊羔卖了9000多元。当把钱放在自动存款机时,小小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目前,三大扬水灌域内,精准测控一体化闸门配套覆盖率达到80%,黄河水在宁夏的姿态更加精致。
据历史记载,公元前104年到1949年的2053年中,西海固发生大旱250次,平均每8年一次大旱。当时的人们经常要面对“窖干井枯河断流”的困境。史籍上,“禾麦无收”“民大饥”的记载,比比皆是。
盛世兴水利。水利兴则天下安。再遇旱年,民无挂忧,青翠依旧。(记者 裴云云 赵 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