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关系顶层设计绘就美好未来
习近平主席对英国的国事访问圆满结束。中英决定构建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开启持久、开放、共赢的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英国各界人士纷纷表示,此访确立中英关系新定位,开启两国交往新时代,沉甸甸的收获令人欢欣鼓舞,顶层设计为两国关系绘就灿烂而美好的前景。
开启两国关系“黄金时代”
无论是访前、访中还是访后,中英关系“黄金时代”成为全世界热议的话题。中英关系提升至面向21世纪全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同时强调“黄金时代”是持久、开放、共赢的。前所未有的双边关系定位,既为两国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发展中大国与西方大国发展关系树立了典范。
英国《泰晤士报》发表文章称,“寻求与(中国)这个崛起中的世界大国建立稳固的双边关系,卡梅伦首相正在展现出良好的历史性判断”。《每日电讯报》评论认为,创新、技术领域是英中两国真正的双赢空间。文章认为,“中国制造”的时代即将由“中国创造”的新时代所取代,中国每天都在创造成千上万的高薪高技术工作岗位,这对英国是难得的机遇。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未来10年,中英两国将以扩大投资、相互支持创新与提升竞争力的方式造福两国人民。
在英国期间,习近平主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引起了英国各界人士的共鸣。特别是在金融城演讲时,习近平主席不但阐明了中国的发展道路,而且为两国关系指明了方向。坚持长远和战略眼光,坚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坚持开拓进取的精神,中英关系将继续引领时代潮流。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佩里兴奋地告诉本报记者,习近平主席高瞻远瞩,他的讲话言简意赅,含金量高。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的讲话,都是对中国政策的阐释,为英中两国关系把脉定调,勾勒蓝图,令人向往。
致力于中英文化交流的“筷子俱乐部”主任童海珍对本报记者说,受到习近平主席的接见,她十分激动。“习近平主席和蔼可亲、温文尔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童海珍说,习近平主席此访为英中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正能量。
经贸合作成为“压舱石”
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中英合作实现新突破,伙伴关系赋予新内涵。两国达成近60项协议和共识,涉及诸多领域,核电、金融等领域合作引人关注,发展战略对接为欧亚大陆两端的两个大国开辟了广阔合作前景。双方同意提升两国贸易水平,力争早日实现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目标。
英国财政大臣奥斯本在英国《观察家报》刊文表示,英中关系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需要加倍努力,帮助英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吸引更多投资进入英国。“必须充分利用日益发展的中国给英国带来的机遇,而不是袖手旁观。”
英中贸易协会主席沙逊勋爵告诉本报记者,他有幸受到了习近平主席接见。他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访问将推动两国经贸往来迈上新台阶,这让人感到振奋。英中经贸合作也将助力世界经济的整体发展,两国可以共同为世界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英国媒体指出,在两国诸多合作领域中,核电和金融是最大的亮点。《每日电讯报》对中英达成的核电合作协议评论说,这一项目将解决英国成千上万户居民的用电问题,使英国经济发展受益。这也意味着,中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技术首次进入西方发达国家,获得了发达国家的认可。
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中国人民银行在伦敦成功发行50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这是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央行票据。“人民币正在迅速成为21世纪的主要币种之一。伦敦金融城对中国人民银行在英国发行央行票据表示诚挚欢迎。”伦敦金融城政策与资源委员会主席包墨凯表示,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不断发展,英国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建设也如火如荼。伦敦金融城将继续支持双边金融合作的努力,相信英中金融合作必将惠及各方。
人文交流搭建友谊之桥
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远。访英期间,习近平主席不但为推进中英人文交流提出新思路,还身体力行,搭建中英友谊桥梁。与卡梅伦首相在乡间酒吧饮酒,与酒吧客人交谈,与足球明星合影,引起轰动效应。
中方同英方深化人文交流,继续扩大两国学生交流。双方共同努力,密切两国人员往来。中英双方继续以平等包容的态度,交流互鉴,开拓创新,将中英人文交流合作打造成两国关系一大亮点。英国卡迪夫大学校长利奥丹对本报记者说:“习近平主席此访必将进一步推动两国大学之间的合作以及两国的人文交流。”
走在英国街头,无时不感受到中英人员往来、文化交流的日益密切。数十万在英国华侨华人在各行各业辛勤工作,传播中国人民热爱和平、勤劳友善的传统美德;15万中国留学生在英学习、交流,他们感受、学习英国文化,也将中国文化带入英国。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对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机会感兴趣。汉语热遍及英伦三岛,600多所中小学开设了中文课程,英国成为开办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最多的欧盟国家。
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英国政府宣布了对华签证新规,中国游客赴英国旅游将更加便捷,同时也可为英国带来更多的旅游收入。可以预计,未来到访英国的中国游客将进一步增加,中英理解与友谊之桥将更加坚实。(本报驻英国记者 黄培昭 李应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