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变革”中的宁夏见证|一生只为那粒萌动的种子
“宁春4号”——一个在我国西北、华北地区广为种植的优良春小麦品种,以其突出的丰产性、广泛的适应性创下了种植30年不衰的奇迹。直至今天,我区“宁春4号”种植面积50余万亩,占全区春小麦种植面积60%以上。
创造这一奇迹的,是我区小麦育种专家、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原所长裘志新。因为这一贡献,他出现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
“生命中有些记忆无法抹去,一些情愫难以忘怀,只因为梦想而奋斗,只因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裘志新说。
1965年,西子湖畔的裘志新高中毕业,踏上了支宁的征程。
8年的农民生涯,让裘志新看到农业新技术在推动农业发展中的巨大威力,激起了对农业新技术的强烈兴趣。他带头学习推广水稻薄膜育秧、小苗带土移栽、化学药剂除草等技术。由于对农业科技的执着与追求,他得到当时永宁县良种繁殖场场长的欣赏,几经努力,将其“挖”到永宁县良繁场,成为工人技术员,开启了科研之路。
“无论干啥都要干好”,这是裘志新做人的信条。
那时,良繁场没有专项科研经费,起步十分艰难。为保证育种工作正常进行,确保一年三代、加快育种步伐,裘志新用废水泥袋改扎种子袋,以报纸代替高级硫酸纸作杂交袋,甚至一个小小的白纸标签、一个回形针,也是用了再用。
1974年,裘志新踏上“南繁”之路。从宁夏到云南,由云南再奔海南,一年种三茬麦,行万里路,他与同伴没坐过一次卧铺。到了驻地,不住招待所,而是在生产队保管房或农户家扫开一角安营扎寨。为了节约开支,田间管理、收获脱粒,不雇小工;为了赶时间,常常加班到深更半夜;没有测试仪器,就以“借窝下蛋”的方式将材料送至科研单位求熟人帮忙化验,一年三代繁育的经费开支只用了1108元,相当于当时专业育种机构支出的三分之一。
为征集品种资源,获得一份重要材料,不惜跋山涉水往返几十里,就这样,先后收集过国内外各种小麦品种资源8000多份,并用它们完成杂交组合2万多个,为育种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1977年,裘志新与同事一起育成的早熟高产的春小麦新品种“永良一号”“永良二号”,受到农民的欢迎,荣获宁夏科学大会“育成春小麦新品种奖”。
1981年,裘志新再登新高,育成丰产性突出、适应性广泛的半矮秆良种“宁春四号”即永良四号。该品种在区域试验中平均比宁夏对照品种“斗地一号”增产16.7%,比国外著名高产品种“墨卡”增产12.7%;大田示范比原推广良种“斗地一号”亩增小麦50公斤,丰产栽培条件下亩产超500公斤。
1982年,宁夏推广“宁春4号”春小麦30余万亩,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其中国营连湖农场种植110亩平均单产达550公斤。
1983年,“宁春4号”实现了全区小麦的第四次更新,在山区水浇地也得到大面积推广。内蒙古、新疆、甘肃、陕西、广西等地先后引种,产量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7.4%—36.79%。
随着“宁春4号”的推广,1990年,宁夏麦套玉米面积迅速达到100万亩,在小麦产量比单种不减的情况下,每亩产玉米500公斤,亩净增收入400-500元。
“宁春4号”的育成,被国际小麦玉米中心的小麦育种专家马丁·金格尔博士誉为“穿梭育种的典范”。裘志新并没有就此止步,在随后的几年里,先后培育出了“宁春5号”“宁春13号”“永良15号”“宁春26号”等新品种,在抗旱性、抗锈条病、高产等方面各领风骚,在小麦育种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震动。裘志新还利用小麦雌雄蕊成熟的“时间差”,首创了“小麦剪颖直接授粉法”,省去“去雄”这一工序,将杂交工效提高了5—10倍。
30多年艰辛的劳作,使裘志新身患多种疾病。1992年,他在云南南繁时,因劳累过度痔疮严重发作,不得不到驻地医院做手术。手术刚完毕,就挣扎着出了医院。第二天伤口血水未干,便又忍痛来到试验地里。
1999年,裘志新遭遇车祸断了5根肋骨及右锁骨。为了不误南繁的材料准备,不待病愈,他就让助手把材料拿到家中,天天在家中进行整理,一干就是9天。
裘志新培育的优质品种经国家、自治区审定通过的达13个,其中“宁春4号”等4个品种,在宁夏、内蒙古、甘肃等6个省区推广面积累计近1.4亿亩,生产粮食达70多亿公斤,增加经济效益过100亿元。(记者 张 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