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成开放

10.12.2014  20:36
        10月16日,在第34个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由自治区粮食局部署建设的5个宁夏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正式建成并免费向全区中小学生开放,这标志着我区粮食文化建设取得了又一重大成果。这些基地的建成开放,对于教育广大中小学生深入了解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爱粮节粮的重要意义,掌握爱粮节粮知识,培养爱粮节粮习惯,传承勤俭节约美德,传播爱粮惜粮正能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古训云:民以食为天,粮稳天下安。粮食是国之根本,民之命脉。粮食的安全状况,关系着人民生活的保障,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关系着国运昌盛和民族兴衰。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国家粮食安全问题,虽然我国粮食已连续10年增产,但我们都知道,我国既是粮食生产大国又是消费大国,我国粮食供应仍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安全形势严峻。特别是浪费粮食、损失粮食的现象每天都在发生,据统计,每年国人在餐桌上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人一年的口粮。据估算,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至少需要1.55亿多亩良田生产的粮食总量。我们宁夏属粮食产销平衡区,近年来,粮食生产连年增长,但品种结构不平衡,山川不平衡等矛盾较为突出。因此,开展爱粮节粮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我区粮食部门通过推进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建设、改善粮食企业储粮环境、推广科学储粮技术、实施粮食产后科学收储项目、加强粮油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等措施,大大提升了粮食仓储设施功能,有效减少了粮食产后损失。据统计,目前全区累计推广农户储粮仓22.2万套,每年减少粮食损失1500万斤,相当于再造粮田3.3万亩。与此同时,我区粮食部门不断加强粮食文化建设,紧紧围绕“节粮减损、反对浪费”主题,充分利用“世界粮食日”“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粮食科技活动周”等时段,采取建立微信公众平台、编写《宁夏爱粮节粮知识读本》《宁夏粮食文化知识读本》、开展“爱粮节粮进家庭”、举办爱粮节粮摄影大赛等活动,广泛宣传节约粮食的重要性、紧迫性,在全社会形成了“节约粮食、人人有责”的良好风尚。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使他们从小做到知粮、爱粮、惜粮,对确保粮食安全更具有重要意义,而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就是对中小学生开展爱粮节粮教育最直观、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厉行节约反对食品浪费的精神,扩大爱粮节粮实践教育普及面,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深入田间地头及粮食加工仓储企业机会,使他们获得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切身体验,2014年,自治区粮食局、自治区教育厅结合我区实际,联合出台了《全区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在5个地级市各建成了1家教育实践基地。按照建设目标,到2017年,我区将力争建成5家国家级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         宁夏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成后,将把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配合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组织更多的中小学生们参加教育实践活动,让广大中小学生感悟“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深刻内涵,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争做爱粮节粮的模范实践者和鼓动宣传员,用自己的表率去影响他人、带动家庭、感染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