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沐沙牧场建立人与沙漠和谐关系
万亩农牧生态园坐沙而起
冬日的暖阳照在刚刚翻过的土地上,成群的喜鹊、麻雀飞起飞落,从容觅食;成排的牛舍里,西门塔尔、安格斯、荷斯坦……或走或卧、悠闲反刍,或黑或白或棕的毛色在阳光下泛着亮光,显露着它们强健的体态。
12月22日,记者走进宁夏香岩集团旗下的中卫沐沙牧场,这片曾经一望无际的沙漠,已经被速生杨、竹柳、刺槐等防风固沙林带环绕,枣树、苹果树、桃树等装扮其中,一派田园牧歌景致。“将近10年的时间都用来与沙漠较劲了,有时回想起来有种做梦的感觉,甚至不敢相信,我们就这样把它铺平了、染绿了。”走在牧场宽敞平坦的硬化路上,香岩集团公司董事长杨飞感慨。
十年鏖战,万亩沙漠化身绿色田园
2008年,中卫市在沙漠里种植大棚蔬菜获得成功,这一新的防沙治沙、发展农业的模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当时,已成功将香山硒砂瓜推向奥运餐桌的中卫市香山瓜果流通公司负责人杨飞也敏锐地看到了沙漠农业的前景。2009年,中卫市有关部门找到杨飞,动员他投资治沙,他欣然应允。就这样,杨飞走进离中卫市区10公里、地处腾格里沙漠边缘的万亩沙地进行治理开发。
进驻到沙漠之后,一个个困难迎面而来。沙漠里植被稀少,数十米高的沙丘一个接一个,一眼望不到边。搭建起的工棚在一场风后,便被沙子埋没一半,门都推不开。就在这样的环境里,杨飞带领上百名员工平整沙丘、打井、修路、栽树,整整干了3年,在园区栽植防风固沙林带2000亩、经果林4000亩,建起200多座温室大棚,全部配套了节水滴灌设施。
数百万元投进去,却并没有带来收益,“种有机蔬菜需要有机肥,有机肥从哪里来呢?当时我就想到了搞养殖。”面对亏损,杨飞并没有泄气,他贷款买了300头奶牛,牛粪用来为大棚蔬菜施肥,牛奶可以卖钱,奶牛每年还能繁殖,很快产生了多重经济效益。他还发现,在沙漠里养牛,可以避免很多疫病。
算清楚这笔账之后,杨飞趁热打铁,再次贷款,把养殖规模从300头扩大到上千头。
养殖规模扩大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这么多牛吃什么?购买饲料成本太高,杨飞想在沙漠里种植玉米做青贮饲料,可沙漠里能不能种出玉米呢?根据之前的经验,杨飞在推平的沙地里拌上有机肥试种玉米,当年就获得成功。
如今,沐沙牧场里不仅种植了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还种植了大枣、苹果、桃子、油葵等。温室大棚里,反季节葡萄青翠欲滴,有机蔬菜蓬勃生长,四个养殖场区饲养的奶牛、肉牛已超过万头,每天生产鲜牛奶100吨,园区已经步入了稳定发展期,俨然一个生机盎然的绿色田园。
绿洲徜徉,循环农业增色活力田园
尽管已进入深冬季节,沐沙牧场北侧一座占地60亩、年产10万吨的生物有机肥厂依然在加紧施工。“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将园区内产生的牛粪等废弃物变废为宝。”香岩集团副总经理张文革说。
为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发展养殖种植循环经济,今年5月起,香岩集团先后投资2300多万元,在沐沙牧场建设年处理10万吨有机肥和7万立方米污水处理厂,有效解决养殖场粪污排放问题。在污水处理车间,记者看到养殖场废水通过管道进入收集池,再进入深度分离设备,经过10多道工序处理后,水质可达到农田灌溉标准,用于浇灌牧场经果林、防风林和反季节水果蔬菜大棚。在沐沙牧场占地8000平方米的集粪发酵场,工人们将堆集腐熟发酵的牛粪掺拌沙子,通过抛粪车将腐熟的牛粪还田到沙漠园区3000亩种植基地改善土壤,形成循环农业模式。
为了使生态草畜循环产业链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香岩集团还带动7000多农户在迎水桥镇、东园镇、宣和镇、常乐镇建成3万多亩的饲草料生产基地,种植青贮玉米、苜蓿、燕麦草,复种冬牧70黑麦5000亩,实现“一年两熟”。
创新驱动,多元农业打造百姓乐园
“园区西北侧明年将建成一座牛博物馆。”在杨飞的规划里,沐沙牧场将很快成为一个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沐沙牧场内,已开辟出温室蔬菜水果种植采摘区、餐饮休闲区,保留一座占地200多亩的原生态沙丘。“沙丘可以开发滑沙等游玩项目。”杨飞说,不久之后,沐沙牧场将成为一个集治沙、观光旅游、设施农牧业生产一体化的多元农业产业园区,它一头通向都市人的世外桃源和田园梦想,一头连着防沙治沙商业价值的提升,让沙漠在治理中实现产业、文化与生态的互促共赢。(记者 杨学农 龚其云 冯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