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卫:“以克论净”深度清洁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地处宁、甘、蒙三省区交会处的腾格里沙漠南缘,总面积1.7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2万人,是一个西部欠发达城市。因靠近沙漠,自然降尘多,城市自然环境差。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00毫米,蒸发量超过2000毫米,每年风沙天气达120多天。设市以来,按照“沙漠水城·花儿杞乡·休闲中卫”的城市定位,依沙傍水规划建设城市,精心精细管理城市,把一个沙漠边陲小镇打造成为一座生态宜居、干净美丽的城市。
转换思路 变扫马路为“吸扫联动”
问题:城市管理粗放,保洁效果差。以前,环卫保洁工作主要靠人工作业,设备简陋,效率低下,停留在扫马路的粗放管理阶段。扫来扫去,往往只是尘土搬家,二次扬尘严重,卫生清洁效果差。脏乱差的市容市貌与旅游城市定位差距较大,市民不满意,游客不愿来,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
做法:经咨询专家和广泛调研,转换思路,调整环卫作业模式,采取了机械清扫和人工保洁相结合的方式,利用专业先进的机械设备,通过清扫、喷水、吸尘一体化作业,有效抑制了扬尘,吸走了污物,灰尘、垃圾清扫洁净率达到95%以上,城市环境卫生质量明显改善。
先后投入2200余万元,购置了道路洗扫车、清扫车辆30辆。洗扫车集清扫和高压清洗功能于一体,具有垃圾污水吸净率高、作业效率高等特点。不同类型洗扫车可适用于不同作业区域;6辆8吨干扫车,既能干式除尘作业,又能在雨天作业,主要用于冬季清扫作业。通过改进作业方式,机械化清扫率明显提升。2014年,清扫保洁面积增至680万平方米,机扫面积达500万平方米,机扫率达73.5%。
从资金投入情况来看,环卫清扫车、洗扫车每天作业8小时,可清洁道路24万至32万平方米,每台车相当于22个环卫工人的工作量,机械的投入使用,使环卫工人由578人减少到378人,每年可减少发放工资720万元(人均月工资3000元),30辆洗扫车辆每年运转费用760万元,城市保洁成本并没有增加多少,作业效率却明显提高了。
精细管理 变定性评价为“以克论净”
问题:经济欠发达,管理起点低。中卫建市时间短、起点低、底子薄、基础弱。
做法:城市建设管理水平的提升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把城市打扫干净是应该做到而且能够做到的。打造干净的城市环境,投入不高但见效快,百姓体会最直接,是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形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
定责任区域:根据区域、路况、车流、作业速度等因素,科学确定车辆作业定额和环卫工人保洁面积。
定责任人:将市区680万平方米清扫保洁区域细化为186个卫生保洁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域安排两名环卫工人“两班倒”作业,确保每天16小时不间断巡回保洁。划分清、洗扫车辆作业区域,在所有清、洗扫车辆上安装GPS定位监控器和车载对讲机,进行实时监管和调度。
定标准、定时限:中卫市目前执行“双5”环卫作业标准与时限,即城市道路每平方米浮尘含量不超过5克,地表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双5”标准是经过上街试扫试捡、现场实测,历经4次调整,逐步确定的。一开始,标准是“25克、15分钟”,逐步提高到“双15”、“双10”,最后定为“双5”。
定责任奖惩:建立考核机制,设立专门的监督考核组,形成“日检查、月通报、年考评”的长效监管机制,变临时检查为常态监督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全民动员 变环卫一家干为全社会参与
中卫市政府通过出台《文明市民公约》,发放城市卫生保洁《告市民书》,每天群发手机短信提醒市民积极参与城市保洁,不断增强市民爱护环境卫生的意识。同时,设立12319环境卫生监督举报热线,24小时受理不文明行为投诉。
新闻媒体长期宣传报道正面典型,同时每天对随意吐痰、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引导市民爱护环境卫生,参与到环境卫生保护中来。
中卫市企业大力支持环卫工作,多家企业先后捐赠环卫洗扫车两辆、电动三轮保洁车300辆。不少沿街商户主动设置了爱心驿站为环卫工人提供热水,方便环卫工人休息。
中卫市环卫工人待遇和地位也明显提升,月工资由1200元增加到3000元,每月还有早餐补贴120元。中卫市还将环卫工人列入“感动中卫人物”、“市级劳模”等评先选优范围,环卫工人“临时工”成了“主人翁”,普遍能够积极主动作业,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如今的中卫已成为西部洁净城市。干净美丽成了它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中卫游客数量连年猛增,由建市前的90万增长到现在的340万,2014年接待游客量和旅游收入较上年分别增长31.2%和24.9%。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使中卫成为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投资的首选。设市10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4.8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9.5倍,中卫已成为宁夏经济又一新的增长极。
宗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