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展望】 82个数字背后的宁夏未来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宁夏未来发展将向何处去?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用31页、1.8万余字和一系列详尽的数据给出了务实、全面的回答。
总结去年工作,报告用了132个数字概括了2016年的“宁夏艰辛”;部署今年工作,报告用了82个数字描绘“宁夏未来”。
沉甸甸的数字背后,彰显着令人振奋的“宁夏信心”,勾勒出一个崭新的2017。
经济火车头动力不减
【数字展望】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
【代表声音】
2017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确定在8%左右,这是一个需要“跳”起来才能够得着的目标。“8%左右,这个数字是经过反复讨论、测算确定下来的,考虑到了经济的新常态,也考虑到宁夏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体现了‘跳起来摘桃子’的精神。”姚爱兴代表说,“今年宁夏的经济航船将保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纵观国际国内形势,我们面临的困难和不确定因素很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新老问题交织叠加,新旧动能转换仍需一段时间,要实现2020年与全国同步进入小康社会,必须加快发展速度,跑得再快一些,把问题研究得更透彻一些,把困难考虑得更充分一些。所以,8%对宁夏来说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一道必答题。”
两个收入背后的民生温度
【数字展望】
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左右和8.5%左右
【代表声音】
数字是冰冷的,也是最能鼓舞人心的。
“我是从隆德移民搬迁到银川的,这几年,我亲眼目睹咱老百姓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就拿我们村来说,比起在以前的山沟沟,年轻人打工方便了,收入渠道增加了,日子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好了。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提出要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这是老百姓最大的期待!”马葡萄代表说,作为一名移民群众,她希望政府能更多关注移民安置区群众的就业问题,让失去土地的农民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真正实现脱贫致富梦。
3个数字里的任务清单
【数字展望】
确保年内19.3万人脱贫、300个贫困村销号、4个县脱帽
【代表声音】
1月12日,国家扶贫办的同志在隆德视察说的一句话,让梁积裕代表心里偷着得意了好一阵:“你们贫困户的标准高啊,收入能有四、五千块钱。”事实上,据第三方评估机构抽样调查,2016年,宁夏脱贫销号贫困户的人均纯收入达到6670元,远远高于脱贫收入的标准(3100多元)。然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三个数字,又让他心里一沉:这意味着,2017年的脱贫任务更艰巨。
“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当口,扶贫已经不是靠扶持贫困户养几只羊、几头牛那么简单,不仅要在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上下更大功夫,在巩固脱贫成果、实现稳定脱贫上下更大功夫,更要激发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内生动力,让山区贫困群众在素质和能力上也要脱贫,还要抓好移民安置区的发展和管理,让他们同步跟上我们发展的步伐。”梁积裕代表说。
“1%”蕴含的信念与力量
【数字展望】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1%以上
【代表声音】
这个数据释放了一个重要信号:未来宁夏,科技成果转化是政府投资的关键点,并以期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宁夏的财政一直是‘吃饭财政’,能够挤出一点钱投入到科技领域不容易。今年提高到1%,意味着全社会科技投入将达到34亿元。”刘桓代表说,要算好科技投入产出效益比,用政府的科技投入撬动企业等创新主体加大创新力度,激发企业科技投入的积极性,带动企业促进更多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加大科技创新方面的扶持,不能只看工业、看新型产业,对于传统产业,更需要科技创新驱动。”赵建新代表说。以中宁县最重要的枸杞产业为例,过去依靠销售枸杞干果打天下的路子已然行不通,要想擦亮“枸杞之乡”的牌子,必须在科研成果转化上下功夫。“我们现在已经研发出40多种枸杞产品,下一步,还要推动传统枸杞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进一步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2200亿元的引资“撬动力”
【数字展望】
力争全年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200亿元
【代表声音】
“对宁夏来说,投资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17年,全国工商联常委会将在宁夏召开,这对我们来说是巨大的利好和机遇。要紧盯大企业、大集团,引进一批投资额度大、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好项目,确保已下达的招商任务的落实。”王和山代表说,在对外贸易方面,要借助今年的中阿博览会“金字品牌”,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打造便捷通畅的开放通道,促进招商引资增效升级。具体操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项目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不能为了签约而签约、为了招商而招商,要紧盯“效益目标”不放松,努力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在宁夏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1个百分点”透视百姓生活新趋势
【数字展望】
全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代表声音】
报告中提出的“城镇化率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对发展中的县区,是鞭策,是目标,也是发展航向。
“近年来,隆德县大力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改造、县城水系配套、安居保障等工程,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和形象。我们还加大特色小城镇建设力度,今年将对杨河、观庄、温堡、凤岭4个乡各投资1亿元。小城镇建设,每个投资1亿元,用现代城镇化理念,结合各自特质和产业定位,打造具有明确产业定位、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的特色小城镇。” 袁秉和代表说。
“在产业上,让‘泥腿子’变成‘企业蓝领’;在生活上,让现代化的城市生活走进农村百姓人家。我认为这才是我们要追求的城镇化。”袁秉和代表说。(记者 李东梅 尚陵彬 张文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