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让一户移民在小康路上掉队

15.12.2015  09:28

   核心提示

  兴庆区月牙湖乡生态移民安置区,是银川市最大的生态移民安置区。该区“十二五”期间承担着3979户1.68万人的生态移民安置任务。五年来,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共向滨河家园投入8.57亿元。截至目前,兴庆区“十二五”生态移民安置工程已全部完成。

  眼瞅着今冬行将过半,家住银川市兴庆区月牙湖乡滨河三村52岁的姚志莲闲不住了。儿子在银川一家装修公司上班,儿媳妇在乡上一家企业当蓝领,就连55岁的老伴也跑到附近一家厂子打工,家中唯有她留守照看孙子。

  对于婆婆姚志莲的抱怨,在中银绒业月牙湖针织厂负责8台电脑横机操作的白翻霞笑道:“婆婆在老家当了半辈子留守妇女,搬到新家后看到了赚钱的机会,怎能不‘眼红’。但是孩子还小,只好让婆婆在家照看。”为消除婆婆的怨气,白翻霞决定下班后,给婆婆买两件好看的衣服。

  “山像和尚头,有沟无水流,十年九有旱,岁岁人发愁。山坡挂满坡耕地,下籽十升打一斗。”对老家西海固的贫困旧貌,39岁的海春梅记忆犹新。搬到滨河村后,海春梅一家住进了卧室、客厅、厨房、洗漱间一应俱全的新居。更让她感觉到幸福的是,出门不远就是商业街,服装、菜蔬以及生活日用品应有尽有。

  为让生态移民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兴庆区区委、政府按照建设黄河东岸生态乡村的目标,投入本级资金4亿元,探索出“户均一人外出务工、户均一头奶牛、人均一亩地、户均一亩经果林、户均一个庭院”的“五个一保基础,多产业促增收”的生态移民致富模式。

  “土地被流转、奶牛被托管,年轻人经组织培训可出门打工,年老者可留守在家经营三产,此举保障了移民搬来之初都能有正常稳定的收入。”兴庆区移民办主任丁万福说。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

  兴庆区因地制宜,招商选资,全方位、多层次搭建移民增收致富产业平台。通过规划移民致富产业园,一次性规划布局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600亩鲜切花种植地基、2500亩红树莓基地、羊绒针织厂和清真兔产业园等,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功夫、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根据不同年龄,企业对妇女们的岗位进行了量身定制。”月牙湖针织厂负责人保立新介绍,企业现在员工约为390人,其中80%为妇女。其中,20岁到30岁的妇女,经培训成为电脑横机操作工,月工资在3000元左右;30岁到40岁的妇女,在上领的岗位上,月工资在2500元左右;40岁到45岁的中年妇女,大多为手缝工,月工资2000元起步。

  宁夏青禾农牧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开发土地,采用节水灌溉技术,种植了2500亩红树莓,已形成西北地区最大的红树莓生产基地。通过“农户+合作社+企业”的方式,该企业与各村签订种植合作协议,每逢红树莓采摘收获期,都需要45000人次的劳动力,今年红树莓产品的价格已达2万多元1吨。“年岁大了,重活干不了,采摘红树莓一天能挣个五六十元。”滨河二村67岁的王永生在红树莓采摘期,每天都要到基地打工。

  花卉种植企业落户移民安置区后,将建成的400栋温棚作为企业花卉生产基地,由移民免费承包生产,每户花农全年平均收入达2.5万元以上;建成并投运210套20000平方米商业网点和占地12亩的社区农贸市场,引导移民创办家庭商铺,400多户移民实现了自主创业。

  投资1.2亿元的中国清真兔业产业园,不但可以为移民提供200多个就业岗位,还将鼓励更多移民在家进行种兔养殖。“移民养殖户购买1只基础母兔仅需投资180元至200元,而一只基础母兔一年可出栏商品兔60只左右,年可获毛利2000元左右。”宁夏爱飞翔清真兔业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海涛说。

  在实施“多产业促增收”的同时,兴庆区高标准建设月牙湖回民中学,办好移民安置区教育,成立首家农村物业管理公司,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了“家门口就业、村里头创业、多元化增收”移民安置的“银川模式”。

  目前,移民们的年均纯收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截至2014年,兴庆区移民安置区社会生产总值达1亿元,人均纯收入达5700元,较2013年增长21%。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