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一个人·一块沙·一片林
66年,63万亩沙漠变绿洲,毛乌素沙漠边缘长出了一条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20公里至30公里的绿色长城。
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里走出了“全国治沙英雄”王有德。这里的治沙人,每天都在荒漠书写“传奇”。
灵武白芨滩沙漠公园航拍图。(图片)
一个人,一片沙
“在沙漠里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娃娃还难。”李国宝的手上满是老茧,黑红的脸上尽显“沟壑”。这是灵武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护林工人的“标配”——常年风吹日晒、砂石侵袭才有的皴裂。
14年,治沙面积超过1万亩。在沙漠种树,李国宝有“独门武器”:锣。
2013年,干了13年护林员的李国宝主动请缨,承包了1000多亩沙地治理。他和工友们将几百斤花棒、柠条种子撒进沙地。按照经验,一场雨后,种子就能发芽。可是,老鼠“捷足先登”,种子全军覆没,急得李国宝几宿没合眼。
“我就不信没个办法!”李国宝跟老鼠“杠”上了。晚上9时,沿着点种的区域敲锣,半小时后到车里休息,午夜时分继续敲,凌晨四五时再敲。一连几个晚上,李国宝用“土办法”吓跑了老鼠。一场大雨过后,种子的味道被冲掉,老鼠失去了“线索”。
“只要种子一露头,老鼠就不啃了。”李国宝说,那一年,种子的成活率在85%至90%,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职工现场学习、推广李国宝的经验,夸他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2017年,李国宝被分配到白芨滩沙漠公园党员教育基地的阅松园搞绿化。开春栽树,有时树苗送来晚了,李国宝就与妻子叶文霞加班加点栽种、浇水,常常忙到第二天凌晨。外面引进的树怎么栽种?他上网查,找技术员问。“只要用心,没有栽不好的树。”李国宝说。
他爱树就像爱孩子。有一次,一棵1米多高的樟子松被施工车辆撞断了,李国宝数落了司机好长时间。“这棵树种了五六年,好不容易养活,我看着心疼啊。”
只有初中文化程度的李国宝告诉记者:要把本分做好,这个本分,就是要让每一棵树活下来。
一个人,一棵树
26年间,张学云扛着一把铁锹,用脚丈量沙漠,走过的路,留下一株株绿色的苗。
提起当年植树的艰苦,张学云连连摆手:“想都不敢想怎么熬过来的。”沙漠里无路、无水、无房,好不容易踩出的脚印路和做的记号,一刮风全没了,迷路是家常便饭。扎麦草方格,往往要覆种三五遍才能存活下来。
最初,治沙区域离最近的公路足有20公里。早上6时多,张学云和工友每人背着三四十公斤的沙柳、柠条、花棒苗子和铁锹、钢钎,带着水和干粮向沙漠腹地进发。肩上的印子由红变紫,皮磨破了,汗水渗出后钻心地疼。夏天,沙漠地表温度超过40摄氏度,带的饭到中午就馊了,还得吃。因为,晚上回到帐篷最早也在七八时。
“那时,人工栽植的苗子成活率低于20%,雨水稀少的年份甚至全军覆没。”张学云说,失败了就再来,直到让种子活、沙漠绿。这样的日子,张学云过了7年。
2005年,张学云想要离开,工资不高开支不少,日子过得苦巴巴。张学云说,面对无边无际的沙漠,有那么一刻觉得看不到未来。一天早上,妻子哈淑梅推开窗户,沙子顺着窗台流到屋里,门口已经堆起2尺多高的沙堆。哈淑梅说想离开,张学云想了又想:“都走了,辛苦种下的树谁来管?”
让他最终选择留下来的,是白芨滩林场的改革:林场扶持职工发展产业,增加家庭收入,让治沙与致富同步发展。
从“输血”型治沙,到“造血”型养护,白芨滩人实现了安居乐业。
26年过去,张学云当年在防风林带栽下的第一棵树——新疆杨已长到20多米高。“人和树都一样,要扎下根来不断生长,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为子孙留下绿水青山、攒下金山银山。”
一个人,一座山
护林员杨登云巡山随身带着一个工具包:铁丝、软管、钳子、木棒、三通、水嘴……他笑称自己是树的“管家”和“医生”:为得病的树打药治病,为叶片发黄、缺水缺肥的树补充营养;大风过后,清理倒伏的树,补植定植……
从事护林员工作19年,杨登云累计治沙面积超过2000亩,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2014年,因为工作需要,杨登云从种树转为养护。“种下是第一步,活下来是第二步,养比种更费心。”杨登云说,他负责白芨滩沙漠公园大山梁周边400多亩林地的管护工作。
绿树成荫的白芨滩沙漠公园,曾是沙漠腹地。十几年前,从公路走到这里,需要40多分钟。大山梁曾是连绵的沙丘,一刮风,流沙肆虐。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杨登云视每棵树为至宝,“这些树都是大家一起栽的,心血和汗水都在里面,他们继续换个地方去治沙,我要管不好,就对不起大家。”
“树养得好不好,一目了然,它也会‘说话’。”杨登云说,他能从树的颜色和长势判断树的需求。大山梁周边还种着些“稀有品种”,需要格外费心,花椒树、铁根海棠等在沙地种植难度很大,试种的几十棵长势很好。
“种树是一时,管护是一辈子,甚至是世世代代的事。”杨登云说,虽然辛苦,但看着树苗长成小树,长到能遮阴避雨,看到狐狸、野鸡、猫头鹰、喜鹊、蛇、水獭等动物,就觉得付出多少都值得。“一个明显的变化是,以前为树淌水的滴灌管子,因为老鼠啃噬,一周左右就得更换,如今,由于物种的多样性构成了较为完整的食物链,老鼠的数量维持在一定水平,滴灌管可以用2年左右。”
杨登云每次与小动物们相遇,如果条件允许,他都会用手机拍下来:黑白狐狸全家,柠条树下孵蛋的野鸡,湖里畅游的水獭,与树融为一体的猫头鹰……记者采访当天的清晨,杨登云巡山时,又看到了“老朋友”——一只雄性山鸡,它拖着40多厘米长的漂亮尾巴,一身艳丽的羽毛在阳光下闪着光泽,不惊不躲,与他对视着,那一刻,他觉得特别幸福。(记者 徐佳敏 贾莉 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