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创新团队建设成效显著

03.12.2015  12:49

  “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实施以来,陕西省科技厅先后择优支持了4批共115个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涵盖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与环保、生物技术与新医药、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在培育和打造优秀科技人才创新群体、攻克制约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瓶颈、促进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计划自2012年实施以来,一批优秀的团队带头人及核心成员经过培育,脱颖而出,成为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团队新增入选“万人计划”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计划11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12人,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8人,入选自然科学基金委“杰青”、“优青”18人,入选中组部青年拔尖人才1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3人;新增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西北工业大学媒体计算与智能感知创新团队带头人张艳宁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4国防“973”首席专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团队带头人公茂果入选中组部“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核心成员张青富2013年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

  统计分析,现有重点科技创新团队掌握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或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居国际领先和先进水平的181项,居国内领先水平的100多项。其中,长安大学陈建勋教授的黄土隧道支护设计与关键施工技术、第四军医大学聂勇战教授的胃癌的多药耐药和转移研究、西北有色院葛鹏研究员的专用特种钛合金及其药型罩毛坯制备技术等均居国际领先水平。

  团队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奖55项,军队科技进步奖3项,国防科学技术奖3项。争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6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计划项目420余项,获得经费支持逾15亿元;发表高水平的研究论文,被SCI收录2400余篇,EI收录941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32项,制定国家或行业技术标准131项,软件著作权86项。其中,西安交通大学王秋旺教授主持的“高效节能的连续螺旋推流强化传热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李云松教授主持的“深空通信压缩与传输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公茂果教授主持的“基于自然智能的学习与优化基础理论研究”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创新团队的科研成果中,共有96项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中,西安铂力特激光成形技术有限公司组建的高性能金属构件激光3D打印技术创新团队,解决了大型复杂钛合金结构件的增材制造技术问题,为我国航空航天领域多项重点型号研发与制造解决了加工制造难的问题,与四医大合作创造了“锁骨、肩胛骨、胸骨”三项金属3D打印产品植入人体的世界首例;西北化工研究院的煤气化/热解技术创新团队,气化技术转让5家、技术转让收益2140万元,生产企业实现总产值35亿左右;中煤科工西安研究院的地球物理探测技术与装备创新团队研发的煤矿井下测斜仪、TEM仪器的产品及槽波地震技术勘探成果转化后,新增产值超过4000万元,为煤矿企业创造的间接经济效益超过1亿元。

  通过创新团队的建设,新增省部级研发平台66个。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基地5个,博士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博士后创新基地(工作站)8个。省级工程中心1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6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0个。一些团队还加强了同国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整体研发能力和影响力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