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经验”上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

21.08.2017  22:21

  中央电视台大型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自播出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广泛热议。全面依法治国,建设一个充满生机、成就辉煌的法治中国,是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百姓的期盼所在。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的号角声中,法治政府建设换挡提速,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而令人高兴地是,在推进法治进程的宏伟长卷中,银川也以法治意识、敢为人先,大胆探索推进新水桥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工作,凝结成了《法治中国》的“银川样本”。

   新水桥村:民法总则中独创的“中国方案

  在收看《法治中国》第二集《大智立法》时,兴庆区大新镇新水桥的村民们倍感激动和高兴。因为村上探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事例被纳入片中,成为民法总则中关于民事法人制度独创的“中国方案”。

  8月21日早上,记者来到了新水桥村,几个村民正围在村部里的电视机旁,再一次回看节目。“新水桥村能上法治中国,我们村民们都感到特别骄傲,这也证明我们的制度改革是成功的。”村民张荣告诉记者,现在全家人都是村上的“股东”,估摸今年年底左右就能分红了。

  新水桥村位于银川市区东4公里的,常住居民4500人。2015年,为了盘活集体资产让百姓致富,村上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探索成立了宁夏新水桥实业有限公司,由村委会负责人出任实业公司负责人。通过一年的经营,公司有了很好的收益。

  但是,改革之路也伴随着压力和困惑,特别作为实业公司的全资控股方,村委会的法人身份受到了质疑。庆幸的是,民法总则中专门设立了“特别法人”制度,赋予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城镇农村的合作经济组织、居民(村民)委员会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特别法人资格,一下子破解了该村改革之路上的羁绊。

  回望这条改革之路,村监会主任马振涛感慨万千。“  全国法治改革向农村不断深入,为我们破解了发展困局。”马振涛说, 村上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就是把村上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折价配户到每个人的名下 ,让村民变“股民”,大家都够受益于这部分资产,年年都有红利。

   银川市民大厅:终结“行政审批多头跑路”的历史

  就在新水桥探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事例播出后,8月20日播出的《法治中国》第三集《依法行政》,又再次将镜头对准了我市用法治推进行政审批改革的骄人成绩。

  “昨天央视播出法治中国第三集依法行政 ,涉及咱们银川深化行政审批改革的有关内容, 看完后我备受鼓舞。”作为银川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一线的工作人员,王立军在收看《法治中国》时深有体会。更加坚定了他参与推行我市深化审批改革制度,加大“放、管、服”力度的信心。“作为一线审批工作人员,我们将继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让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快捷。

  数据显示,截止目前,通过多轮的审批“瘦身”,我市的505项审批事项已有50%的审批实现实现了网上申办,50%的审批结果达到了立等可取,通过网上市民大厅、证照云等审批模式的推行,审批制度改革的红利正在持续受益着百姓。

  “我们今后将不断完善法律顾问制度 ,明确法律顾问的责任、权利、程序,参与到立法决策以及突发事件处置和善后工作。同时, 不断完善法律问题台账销号机制,梳理和预判法律风险,为各项改革提供有针对性、精准及时的法律服务。”采访中,银川市审批局法规处的王婕感触颇深的同时,也感到责任的重大。她认为,要想做到简化审批流程真正惠民,唯有用“”做好改革制度推行的准绳。

  如今,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不仅增强了银川群众的获得感,也让崇法尚法的社会氛围越来越浓厚。采访中,不少市民也表示,相信随着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入,社会会变得更美好。

  记者 孙楠  吴建  实习记者  宋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