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智慧政务”倒逼简政放权
【编者按】
全国第二个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封存59枚原审批公章、推行高效便捷的网上审批……这一项项举措的实施,标志着银川市在行政审批改革、智慧政务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近期,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国内主流媒体纷纷聚焦银川,对“智慧银川”的建设进行深入报道,“智慧政务”正在悄然改变着银川人的生活。8月4日,《人民日报》1版、12版分别以《银川“智慧政务”倒逼简政放权》《银川:当“政务”遇上“智慧”》为题,从行政审批改革、简政放权等方面介绍了银川市智慧政务的发展情况,本报予以全文转载。
人民日报讯(记者徐运平朱磊)“效率高了,态度好了。”7月28日,宁夏银川市民大厅,拿到变更药品经营许可证的方宁,真心地点了个赞。
网上审批平台提交申请,第二天就通知领取证件。“过去,至少得跑两三趟才能办成。”方宁直呼想不到。这几天,记者在银川市民大厅采访,听到最多的就是“环境好了,效率高了”。
变化,源于银川市对于行政审批的一次彻底改革。
2014年12月,银川市筹备的行政审批服务局正式在市民大厅运行。将教育、工信、住房保障等部门的156项审批事项分由该局7个业务处室全权负责,解决了群众办事多头跑路、多部门管理、多环节操办的互为前置、互相牵制、效率不高的问题。
借由银川市与中兴银川智慧城市研究院开发的行政审批服务局审批系统,该局打破多层级审批,实现了简单事项立等,联办事项一口办理,关联事项一章多效,踏勘验收统一勘验。
“就像一个企业一样,进行‘车间流水线式’审批,将审批工作最大程度简化。”行政审批服务局局长杨兆华介绍:“以企业投资项目为例,从项目备案或核准到取得开工许可证,全程办理的累计时间由过去的185天缩减到30天以内。”
效率提高,并不意味着审核放松,银川市通过制度建设、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进一步规范了审批行为,提高行政效率,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事实上,这还只是银川市以“智慧政务”推动行政审批改革的第一步。“未来,在信息化支撑下,市民通过人脸识别系统进行身份验证,我们就能即时受理、核件,实现网上审批。市民可随时了解审批状态,通过取件密码或邮寄方式获取审批结果,最终实现不见面即可办成事的网上审批服务。”杨兆华说。(原载《人民日报》2015年8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