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打造志愿服务城市品牌

24.05.2015  11:54

  “这些志愿者每周五都来到我们社区,只要我们有需求,他们什么都帮着做……”家住兴庆区鼓楼社区药材家属楼的八旬老人付世海,看到银川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志愿者的再次到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清运走堆在街边墙角的建筑垃圾,铲除街头电杆上的小广告,捡拾绿化带中的白色垃圾,宣传文明城市、环境卫生知识,劝导市民不乱扔垃圾、不闯红灯……这一幕幕都是银川市市直机关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情景。 

  在巩固深化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成果中,我市今年在市直机关进一步深化志愿服务,市直机关的89个单位与我市75个社区结对,市直机关2600多名志愿者全部参与到了志愿者服务队伍中。而且,每个单位都划定了志愿服务责任片区,对志愿服务的人员、时间、内容、效果等提出了具体要求。“志愿服务是落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回头看’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发挥市直机关在志愿服务中的引领作用,把志愿服务活动作为巩固深化文明城市成果、为群众办实事、强化社会管理的重要途径来开展。”市直机关工委副书记魏挥涛说。 

  志愿服务的时间原则上定于每周下午3点至6点,各单位可根据工作职能和社区实际需要自行调整时间,但必须保证每周到社区志愿服务一次。“每个单位分成若干个志愿服务小组,每周安排1~2个小组到结对的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市直机关工委纪工委书记邢捷介绍,平均每单位每人每月参加1次志愿服务活动,各单位全年平均每人参加志愿服务时间不少于40小时。同时,我市倡导每位志愿者利用节假日和休息时间在责任区或在公园、绿地、社区就近就便自行开展志愿服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志愿服务内容具体由各部门和社区协商确定,但重点侧重6个方面:特殊困难群众帮扶,对责任区内的空巢老人、残疾人、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困难家庭从亲情陪护、课业辅导、爱心捐赠等方面开展帮扶;环境卫生整治,对责任片区内路面环境、沿街栏杆等进行清洁。同时,公共设施维护,定期对责任片区内公共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公共秩序维护,片区内有小学、幼儿园的,要在交通高峰期协助开展文明劝导和公共交通秩序维护疏导;重点节庆专题专项志愿服务,在元旦、春节、五一、七一等重大节日开展。

  此外,围绕本部门工作职能、业务特点结合社区需求开展志愿服务。 

  “每周我们都主动和结对社区沟通,根据他们的需求来确定我们志愿服务的内容。”来自市卫计委的志愿者王芳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告诉记者,“这样做就是为了使志愿服务活动能切实解决一些社区的困难和问题。”采访中,兴庆区金南社区负责人告诉记者,自从市直机关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来,每周在结对的小区都能出现志愿者的身影,还帮助社区解决困难,市教育局志愿服务队帮扶捐赠了3台电脑。 

  志愿服务活动开展的同时则是严格督查、认真考核。根据市委要求,市直机关工委成立了4个督导组,每周不定时对各单位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并将督查结果记入各单位年终党建工作目标考核和精神文明建设考核内容。通过这些措施形成合力,确保志愿服务常态化,打造“志愿银川、温暖城市”这一志愿服务城市品牌。

  记者  姬恒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