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通过审批

29.10.2015  10:27

  为银川海绵城市规划启动夯实基础

  ——《银川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通过审批

   市民艰难行走在雨后形成内涝的银川街头。

  10月25日,自治区政府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在北京分别签署合作协议,共同推进宁夏城市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美丽乡村建设。海绵城市建设对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整体功能、提高百姓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作为自治区首府城市,银川正准备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记者近日从银川市规划管理局了解到,《银川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已经市政府审批。这一规划将为银川未来建设海绵城市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启动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作为一个银川人,您可能经历过内涝带来的生活不便和交通受阻,但您了解编制《银川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长远意义和整体部署吗?您知道编制这一规划对未来银川建设海绵城市的价值吗?在银川准备启动海绵城市建设规划之际,请随记者一起了解城市排水(雨水)防涝的规划蓝图。

  

  银川市管网分布图  孙辉/制图 

   历史内涝造成严重社会损失

  记者了解到,银川年平均降雨量在180.9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达354.3毫米,虽处西北内陆地区,属中温带干旱区,但历史上也曾出现过多次内涝。仅近10年期间,就曾出现过多次严重内涝灾害。这些历史内涝让城市多处被水围困,交通受阻,影响居民生活的同时,造成基础设施损毁、农田被淹,经济损失严重。 

  据资料显示,近10年银川市最严重的内涝灾害发生在2006年7月14日,当日降水量达104.8毫米,是有气象记录以来银川降水量的最大值。当时市区内不能拓宽或重修排水系统的道路几乎全部积水,特大暴雨造成兴庆区南部大面积停电,银川市多条街道与社区被水围困,居民生产生活陷入困境。宁夏全区有2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2007年6月15日至22日,发生了近十年来有资料统计的最长时间的降雨,降雨时间达8天,银川市老城区多数排水不畅的街区均出现内涝和积水,居民生产生活陷入困境。 

  2012年7月29日发生在银川的一场大暴雨,市区最大雨量超过30毫米,贺兰山沿山部分地段雨量达到70毫米,市区主要街道出现严重内涝,部分地段积水过膝。一些车辆因熄火滞留在水中,部分地区还出现断电的情况。由暴雨引发的山洪破坏交通,百姓生命财产受到威胁。而今年8月4日发生的短时雷雨和强降水天气仍让不少人记忆犹新,这场暴雨天气让市民出行受阻,部分路段雨水淤积严重。

   

  大雨致立交桥下严重积水,影响车辆通行。  

缺乏统一规划致部分路段极易积水

  据银川市规划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银川三区一些排水设施缺乏统一规划,部分排水泵站使用时间较长,已远不能满足现今城市发展的需要。 

  兴庆区部分地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建设的排水管道仍在使用,新华西街部分路段的进泵站管道仍是砖砌拱形管道,解放街现有部分排水管道仍是陶土管。西门排水泵站的富宁街、民族街宁夏文化馆路口、北门排水泵站的进宁北街、北二环泵站的上海路路口,因为地处城市低洼区域,一遇大雨就会出现多处地面积水,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也给环卫工人的工作带来极大困扰。在兴庆区,还有些地区城市排水管网系统尚属空白。大团结广场以南、清和街以东、六盘山路以北地区,民族街以西、宝湖路以北、唐徕渠以东等地区也极易出现积水。这些地区是近年来银川市城市发展的新区域,由于排水系统建设尚不完整,建设缺乏统一规划,遇到大雨也极易给市民生活带来不便。 

  金凤区内,亲水大街污水泵站仍是临时泵站,亲水大街以东区域因为建设年代较早,遇到暴雨时常会出现严重积水。受城市发展因素影响,金凤区辖区内一些污水处理厂已不能满足污水处理要求,一到大雨天气,不少路段都易出现积水问题。 

  西夏区的雨污水主要进入西大沟。西大沟部分改造段因较为狭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这些地段遇暴雨时就严重淤积。由于西大沟淤积严重,污水厂出水和雨季雨水无法正常排出。 

  军区路两侧雨污水均汇流进入第二污水厂,而第二污水厂接纳能力有限,导致管道内经常积满雨污水,部分路段遇到大雨就出现路面溢水。

   中心城区暴雨积水成因分析

  目前银川老城区主要采用截流式雨污合流制排水体制。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部分受纳雨水的排水沟渠己被改造为城市景观水道,对排水水质的要求较高,导致合流制管网的雨污水只能送至污水处理厂,造成污水处理厂内水处理压力过大,已远远超出设计处理能力,从而在发生特大暴雨时,导致路面被淹或者景观河道被污染。 

  此外,记者了解到,一些路段虽已敷设排水管道,但是雨水口设置较少、间距较大,甚至未设置雨水口,遇到暴雨时,这些路段容易出现积水,影响出行。一些道路雨水口保养不善,被餐厨垃圾等杂物堵塞,致使雨水口损坏甚至弃用,遇到暴雨时造成雨水淤积。部分立交桥底因没有配置排水泵站,导致雨水汇聚,也易形成积水。 

  细心的市民会发现,部分城市路面、广场、小区因为没有采用透水性铺装,绿地面积占比偏小,使得这些地区易发生积水内涝。 

  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受排水与排洪体系不同步、雨水口设计管理不当、配套排水泵站不齐全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银川市中心城区部分路段易积水内涝,对城市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严重影响了市民的生活及出行安全。因此,编制相应的防洪排涝规划,势在必行。

  银川已编制排水(雨水)防涝规划

  鉴于历史上惨痛的内涝历史教训,银川市编制完成了《银川市排水(雨水)防涝综合规划》,针对银川市的情况,提出了开挖导流明渠、埋设管道接入水系、增设雨水口、加强排水等控制措施。根据该规划内容,银川市对三区排水管渠的排水管网、城市防涝系统进行了系统设置。对市区较易形成积水的地段进行了翻新管道、雨

  污分流、排水泵站建设的规划。根据实际情况,这些规划内容还将就建设情况做出适当调整。

   ★排水管渠的排水管网规划:

   兴庆区

  西北部:规划翻建新华街(民族街—凤凰街)段、富宁街(新华街—南薰街)段、利民街(新华街——南薰街)段排水管道,翻建新华街排水管道,并且将新华西街排水主管与南薰西街排水主管通过富宁街、利民街排水管道保持连通。 

  规划新建北部金三角兴庆区汽车城片区排水管道。 

  规划新建一污涝泵站,解决兴庆区防洪压力。 

  东部:全部采用分流制。在该地规划建设5处溢流口,新建第五污水处理厂雨水排涝泵站。

   金凤区

  东北部:规划建设正源北街、沈阳路、大连路污水干管等污水主管道。 

  中北部:规划范围内根据实际情况改造为雨污分流制。 

  南部:计划将金凤区工业集中区设为雨污分流制,原有合流制排水管道改为雨水管道,新建污水管道。银川科技园片区采用分流制,规划建设雨水主干管,雨水经提升泵排入艾依河。金凤区南部待开发片区采用分流制,规划宝湖路、满城南街、六盘山路等雨水干管,雨水由北向南收集后排入艾依河。金凤区东南部片区采用分流制,金凤区南环高速路以南片区规划为雨污分流制。 

  污水管网方面,在金凤区工业集中区新建污水收集系统。在银川科技园片区采用分流制,沿十二号路收集两侧污水,排入第七污水处理厂。金凤区南部待开发片区根据实际情况新建污水主管道。金凤区东南部片区,规划建设污水主管道。金凤区东南部片区规划污水主管道。金凤区南环高速路以南片区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制。 

  排水泵站:金凤区南部区域规划污水泵站三座、雨水泵站四座。

   西夏区

  北部:计划规划雨污水管道,规划建设雨、污水泵站。 

  中部:规划为排水完全分流制。南部:计划规划为雨污分流制。 

  在以上区域,还将根据实际情况建设排水泵站。兴庆区拟规划新建唐徕泵站,一处污排涝泵站。兴庆区东部将更新兴庆科技园泵站,部分区域建设雨水提升泵站。金凤区东北部规划新建正源北街污水提升泵站,金凤区中北部规划新建海泽路雨水泵站、尹家渠街雨水泵站、正源街雨水泵站、北京路雨水泵站等。西夏区规划新建哈尔滨路污水泵站、一号路雨水泵站、金波北街雨水泵站、金波南街雨水强排泵站等。

   ★城市防涝系统规划:

  城市内河水系综合治理

  规划修建人工湿地、生态缓坡,使初期雨水经过湿地处理后进入城市河流。在各雨水泵站单设一台低水位运行的初期雨水泵,将初期雨水单独提升至人工湿地,进行储存截污处理。利用湿地作为雨水的调蓄池,既沉淀雨水,也通过湿地“净化”雨水,然后回收利用或排入河道。

  城市防涝设施布局

  按照规划,将结合银川市的地形条件、路网布置及水系分布,将雨水就近排至各水系。银川市城市雨水行泄通道充分利用现有排水干沟。 

  利用原有的池塘、洼地或人工开挖建造地面蓄水池。考虑到银川全年降雨量很少且蒸发量大的特点,本次规划利用已改造的下凹绿地作为雨水调蓄区,分别在西夏区中部、西夏区南部、金凤区南部、金凤区中北部、兴庆区西北部规划建设雨水调蓄区。 

  近期,银川市将在查清银川市排水设施建设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各分区功能和防洪布局,采取蓄、滞、渗、净、用、排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将原用地性质改造为下凹式绿地性质、修建透水性地面、场地竖向调整、城市内河水系的综合治理等措施,实现生态排水、综合排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为启动银川市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做基础,逐渐提高银川城市功能、完善城市空间布局、激发城市整体活力。

   链接

  ▲何为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是一种形象的表述,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如何建设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海绵城市”并不是推倒重来,取代传统的排水系统,而是对传统排水系统的一种“减负”和补充,最大程度地发挥城市本身的作用。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有哪些

  根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今年4月2日已将迁安、白城、镇江、嘉兴、池州、厦门、萍乡、济南、鹤壁、武汉、常德、南宁、重庆、遂宁、贵安新区和西咸新区确定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并在6月10日下发文件把三亚列入城市“双修”、地下综合管廊和海绵城市的试点城市。

  ▲国外海绵城市典型案例

  美国的波特兰和西雅图这样的城市,终年雨水充沛,景观设计师便经常运用雨水花园来增强城市排水功能。在停车场等城市公共环境中,这种雨水花园能有效地使收集到的雨水变废为宝。 

  德国的柏林波茨坦广场(PotsdamerPlatz),占总面积19%的用地被规划为水面,可收纳周边屋面和地面的雨水约1.5万m3。雨水在注入广场水体之前,先要经过种植有水生植物和培养在上面的微生物构成的净化水塘,完成水的净化和二次过滤,保证水体有清洁健康的品质。

  本报记者 陈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