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市一面“友善墙”温暖一座城
46面“友善之墙”覆盖银川三区,“爱心转角”、“爱心屋”等爱心载体在湖城遍地开花,点亮着困难群体的“微心愿”——
一面“友善墙”温暖一座城
今年,银川市文明办在学习借鉴河南、广东等地经验做法的基础上,响应市委号召,率先在金凤区金家巷社区试点建立了“邻里友善互助墙”。随后,30多个街道陆续建成“友善之墙”46面,街道层面实现了全覆盖。
这条“爱的桥梁”还在继续搭建,随着“友善之墙”的微公益效应,银川市陆续推出了社区“微心愿”许愿墙、“志愿银川·温暖城市——墙上有爱”、“爱心转角”等活动,爱心在湖城源源相传。
“友善之墙”实现三区全覆盖
“我家条件不好,‘爱心墙’上有很多我需要的东西,领取不需要登记。”在银川打工多年的李成贵告诉记者。这面“友善之墙”是银川市金凤区黄河东路街道金家巷社区春节前设立的。设立第一面“友善之墙”后,社会反响强烈,周边居民及单位踊跃参与,纷纷将闲置的衣物捐送至社区或直接挂在友善墙上,帮助需要的人解决燃眉之急。金家巷社区在社区门口、街道旁等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设置了4面“友善墙”,目前已累积收到爱心衣物1600多件。
金家巷社区主任张红静介绍,这种捐衣的方式可以保护受助者的自尊。刚开始,墙上挂的主要是社区工作人员募集来的衣物,现在通过微信、QQ群等宣传,越来越多的居民参与其中,10天就有近500件衣物被领取。
在银川市文明办的推行指导下,目前银川市已经建成“友善之墙”46面。银川市文明办工作人员王伟告诉记者:“为维持‘友善之墙’的‘收支平衡’,调解有的居民小区捐赠的人员较多、有的小区领取的人员较多的矛盾,在各街道内部建立了‘友善之墙’新信息互通机制,定期组织志愿者对各小区衣物捐赠活动进行统计,适时调配衣物流向,以满足群众捐赠和领取需要。”
此外,市文明办还将“友善之墙”建设和银川市在各居民小区开展的“衣物捐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要求企业将各小区设置的“义务捐赠箱”里的衣物定期收集、清洗、消毒后配送到设有“友善之墙”的社区,有效解决了“友善之墙”衣物来源单一、消毒不便等问题。
企业、社会爱心人士纷纷加入
在银川市文明办的带动下,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和企业,纷纷加入到这项温暖城市的爱心接力中。其中,利用慈善超市和慈善社区的场地设置的“慈善墙”就有6面。
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银川市很多餐厅都设置了“墙上爱心饭”。3月初,由银川团市委、宁夏餐饮饭店协会、宁夏安琪爱心基金会联合主办的“志愿银川·温暖城市——墙上爱心饭”活动,让困难群众吃上“免费的午餐”。
银川团市委书记刘斌告诉记者,“墙上爱心饭”是为需要帮助的人特别定制的,到爱心餐厅就餐的消费者可以吃一份饭,再捐赠一份。有需要的人直接摘取餐厅爱心墙上的任意便笺,吃饭凭笺结账,无需另行支付餐费,目前,银川市参与这项公益事业的餐厅有30多家。
此外,50多个试点社区开展了“微心愿”志愿服务活动。居民将自家的“微心愿”张贴在“许愿墙”上,由社区发动辖区居民或爱心企业进行认领,以此来帮助居民实现愿望。活动开展以来,吸引了10多家企业和500多名爱心人士参与,帮助市民实现“微心愿”800多个。
“友善之墙”升级推出新功能
4月中旬,一间承载爱心的小屋在西夏区建立。10平方米的“爱心屋”里,整整齐齐摆放着衣物、书籍、提包、家电、玩具等,屋内所有衣物都依托博康医院进行管理,定期对其进行分类、清洗和消毒。“爱心屋”的建成,也是对街道、社区“慈善墙”的升级和改造。
金凤区宁安社区将原本固定在墙体上的“友善墙”制作成自带小轮可移动的封闭式“爱心互助小屋”,这样既避免了居民捐赠的衣物受到风吹日晒,还可随时在社区内移动,方便更多的居民捐赠衣物。
根据实际情况,银川市文明办还在多个社区试点推出了“爱心转角”、“爱心屋”等创新做法。这里不仅有衣物,还有针线包、日常急用药具、鞋子、雨具、书籍、玩具、乐器、小家电、学习用品等种类繁多的捐赠物品,可以从更多层面、更多角度满足有需之人,提供更加暖心、便利的社会互助服务。
银川市文明办副主任解永华说:“从目前运行的状况来看,‘友善之墙’的设置在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市民群众参与的热情度较高,有效聚集和传递了社会正能量,推动了文明城市向城市文明转变。结合实际运行情况,下一步将探索完善和规范‘友善之墙’建设,扩大其功能和社会影响力,既要方便市民献爱心进行捐赠以及需要的人随意取用,还要保证市容市貌的干净整洁。”
下一步,银川市将在有条件的社区全部设置“友善之墙”。完善管理机制,改善硬件设施条件,解决“友善之墙”遇恶劣天气衣物容易变脏等问题。同时,继续推广“墙上爱心饭”活动,让更多的困难群体得到帮助。另外,总结推广“许愿墙”的经验做法,建立长期有效的居民自救与邻里互助相结合的“微心愿”兑现机制。(记者 闫茜)
来源: 银川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