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公共文化服务建设考核出新招

14.01.2015  12:48
 

    引入第三方调查公司 300万资金以奖代补

    “考核是对一年业绩的总结,同时它还具有一定的导向作用。今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群众满意不满意’成为我们考核的首要指标。”银川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于小龙说道。1月13日,以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供给水平、队伍建设、保障措施、考核评估等为内容,市文新广局对银川各县区、市文化艺术馆、市公共图书馆、市美术馆等2014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行考核。

    公共文化服务怎么样,要让百姓来说话。以群众满意度为导向,此次考核方式、考核标准均出新“”。考评方式中,除了惯常“听、看、查、访、评议、反馈”外,今年的考评还引入了第三方调查公司。第三方将在各县市区有代表性的村、社区、机关、企业及民间文艺社团和单位中抽取不少于100人的群众进行访查,在普遍性抽样的基础上了解各县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

    根据各县市区完成的各项考核指标任务总分排名,市财政设立300万元专项资金“以奖代补”引人注目。根据考评结果,将设立年度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分别给予50万,40万、35万、30万的奖励;根据考核分值,还将对优秀民间文艺团队、公共文化服务品牌等进行奖补,总金额达300万元。“这是政府转变职能,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水平和效能的重大举措,对进一步激励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激励作用。”于小龙说道。

    此外,让民间社团代表参与考评,也是今年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一大亮点之一。银川市社会民间文艺团队协会会长夏玉兰就是今年考评组成员之一。“他们既是群众代表,又积极参与了过去一年里的公共文化建设,公共文化建设怎么样,他们最具发言权。”市文新广局副局长郭林说道,“这让我们的考评,更具针对性、建设性。”(记者 徐瑜霞)

 

  来源: 银川日报

银川经开区转型升级促高质量发展
    抢抓“朝阳项目” 形成“二期现象” 新华网
银川让土地成为农民手中“活资产”
    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 积极推新华网
银川市总工会启动“冬送温暖”活动
    为正在严寒气温下作业的职工送上慰问品,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