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老将”挺腼腆

23.06.2015  08:39

  一块巨大软垫上,两名精壮小伙腿微屈,沉肩垂肘,都试图抓住对方上衣将其绊倒。奈何二人都卯足力气,扎紧下盘,不露破绽给对方,一时僵在那里,只剩两双充满斗志的眼睛相互对视以及呼呼的喘气声。

  突然,着蓝衣的小伙看准机会一把拽住对手肩领,猛然向左一拧腰,重心也顺势移向左脚,右手一送把对手甩了出去。对手一个趔趄,单膝着地,蓝衣小伙得分。

  蓝衣小伙叫乌旱,蒙古族人,他参加的是自治区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民族式摔跤比赛。场边一排摔跤手都是他在宁夏摔跤队的队友,但这次大伙是代表不同地市代表队参赛,要在场上“兵戎相见”。

  乌旱今年17岁,练摔跤有两年,生得膀大腰圆,摔起跤来虎虎生风。和“威猛”外表形成强烈反差的是乌旱腼腆的性格,话不多,笑容有点羞涩。“我是练自由式的,这次的民族式摔跤我和队友们就是来感受一下。”

  谈话间,乌旱的两名队友开始比赛了。他一下子来了精神,一边回答问题,一边紧盯赛场,看到精彩处忍不住用蒙语大声为队友喝彩。

  “你刚说的是什么意思?”

  “是让他把腿鼓上劲。这和自由式不太一样,不能抱腿,不自在。”乌旱用略带口音的汉语回答。

  从赤峰老家来宁夏两年,乌旱和队友们感情很深。他们每天练4小时,春秋不辍。每年要去各地参赛两三次,一般在大赛后才有假期回老家看看。练摔跤,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受伤也是家常便饭,乌旱却很享受。“习惯就好了,比起摔跤的乐趣不算啥,咱蒙古人喜欢玩这个。”乌旱说。

  摔跤运动员的职业生涯一般十年左右,17岁的乌旱还算年轻,但他很有危机感。“在全国还算年轻,但我在宁夏都是老将了,已有不少00后选手。”本次比赛实行单循环,乌旱要和队友们挨个过招。但乌旱却盯着场地另一边,那里同样坐着一排摔跤手。

  “队友们天天见,输赢都有底,那边是大同的选手,我就想把他们摔赢。”说完,乌旱站起来做几个拉伸,准备下一场比赛。(记者 和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