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积极应对措施 稳定我区羊产业发展
2014年下半年以来,受国内经济下滑、进口羊肉冲击、小反刍兽疫等多重因素影响,我区羊肉价格持续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目前跌幅近40%。加之饲料原料、人工工资等费用上涨,舍饲养羊成本增加,养羊经济效益大幅度下降、母羊养殖户已出现大面积亏损。据宁夏统计局统计,一季度,由于羊肉价格持续走低,群众惜售,全区羊存栏同比增长5.5%、出栏同比下降0.3%;据商务厅监测,羊肉消费市场呈现低迷状态,较去年年底下降5.3%。据畜牧部门调查,个别羊产业大县羊只饲养、羊肉加工和销售量均出现下滑,产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平罗县羊只存栏47.9万只、出栏43.4万只,同比分别下降7.68%和4.41%。当前,饲草料供给正处于青黄不接时期,一些养殖户储备不足,计划加大出栏比例,减少养殖经营负担,羊肉价格还有可能波动,羊产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针对羊产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农牧厅及各有关部门积极制定应对措施,确保羊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一是加大政策资金扶持。今年,已整合下达国家、自治区各专项资金15929万元。主要用于养羊场和规模养羊户棚圈建设、基础母羊扩群、良种公羊采购及企业开拓滩羊肉高端市场等方面的补助。从政策引导和扶持效果看,对稳定羊产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加大节本增效科技示范。针对羊产业养殖规模小、技术水平不高、饲草料储备少等情况,以养殖园区、规模养殖场(户)、合作社为重点,已建立节本增效示范点229个,覆盖全区所有市县。通过加强技术指导、培训,实行精细化对标饲养管理,降低养殖成本。三是创新产业发展扶持模式。鼓励各地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坚持产业政策、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相结合,吸引社会资本广泛进入养殖环节,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机制。盐池县、灵武市已分别筹措资金4000万元和1000万元,建立了羊产业发展基金,用于加工企业、规模养殖场(户)、合作社贷款担保和风险补偿,撬动银行以1:6—1:10的放大倍数提供信贷,缓解了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的问题。四是强化品牌宣传。积极组织参加农交会等国内知名展览会,拓展“宁夏羊肉”的品牌影响力。努力发展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产业,在巩固传统营销模式基础上,引进了顺丰优选、淘宝等电商,探索电商直销、直供等新型营销模式,扩大对外市场份额。五是加强市场监管。加强市场准入管理,严防注水肉、复合肉等进入我区市场;加强清真定点屠宰场管理,严厉打击私屠滥宰、走私羊肉等违法行为,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支持现有屠宰企业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增强外销能力;支持有条件的地区新建屠宰加工企业,提高羊肉产品加工能力,减少运输、流通等环节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