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高亢 宁夏城市移民小区里的乡情与年味

06.09.2015  22:45
 

    【新华社记者刘海宁夏石嘴山报道】

     主持人: 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的一个小区,来自宁夏西海固山区的劳务移民虽然远离家乡,但没有丢下自己的传统和文化。逢年过节虽然不像以前在农村时每天社火、秦腔不间断,不过自娱自乐的氛围也让大家非常愉悦。

   解说: 居民楼林立的城市社区中间,半个篮球场大小的戏台上,演员正在嘶吼着秦腔《金沙滩》,黑压压的人群围在台前不时叫好。

  【演出现场】秦腔《金沙滩》演出

   解说: 2012年,3000多名来自宁夏隆德县的劳务移民,先后搬迁到石嘴山市大武口区。这是宁夏“十二五”期间35万生态大移民的一部分。把居住在山大沟深、环境恶劣地方的贫困人口搬迁至近水、近路生存条件较好的地区,是宁夏一直在探索的扶贫道路。西北地区的农村人,爱听秦腔,更爱吼秦腔。远离家乡的移民努力适应着城市的生活,也惦记着农村的文化传统。于是,他们一方面求助社区和文化部门,一方面在移民内搞募捐,组建起了一个城市草台班子,所有成员都由社区里的居民担纲。

   同期: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沐恩新居小区秦腔剧团团长 王罗旺

  社区领导支持我们,社区领导买的(设备)。我们不上班的时候排练一下,他们一看排练的什么戏,就根据我们排练的剧情、戏买的衣服。(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你们自己么?)嗯,都是我们村民,都是我们移民小区的。

   同期: 宁夏石嘴山市大武口沐恩新居小区居民 罗建平

  气氛也好,很好。有时候想看还看不上呢,就过年(能看上),有时候元旦演几场节目,人们打工呀,抽不出时间来,这个(秦腔)不是一般人把衣服(戏服)一穿随便就能唱,唱戏呀,人员呀,要组织呢。

   解说: 简陋的后台里每个人都在穿梭忙碌。台上的人唱得起劲儿,台下的人看得过瘾。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几岁孩童,都沉浸在浓浓的“家乡味道”里。乡亲们说,为了脱贫背井离乡,但是不管走到哪里,自己的习俗和文化不能丢,这才是真正的“根儿”。(完)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