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嘴山市:坚持绿色发展绘就锦绣生态画卷

28.12.2015  18:47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绿色,是希望的寄托;绿色,是前行的动力。

  每到夏秋季节,置身于北武当生态旅游区的山坡上,放眼望去,在戈壁荒滩上建设的森林公园已是郁郁葱葱,而西面山坡上一棵棵翠绿的常青树,似乎在用人们赋予它们的生命昭示“绿色屏障”的崛起。北武当生态旅游区是石嘴山绿色发展的一个亮点。

  五年来,我市坚持把生态转型作为转型发展的保障,大力开展规范发展煤炭市场、采煤沉陷区治理和主干道路大绿化大整治,不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深入推进沿黄特色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城乡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74%。

  倾心植绿打造城市之肺

  2013年9月24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的2013中国城市森林建设座谈会上,我市被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森林城市”称号,成为宁夏第一家获此殊荣的城市。

  2015年12月16日,国家住建部公示了2015年园林城市拟命名名单,我市位列其中。

  五年来,我市收获了一个个绿色的惊喜,在这惊喜的背后,是石嘴山人对绿色的渴求和孜孜不倦的付出。

  我市曾是宁夏植被覆盖率非常低的一个地区,1960年全市树木折合面积不足200亩。为切实改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城市宜居城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抓生态就是抓可持续发展、抓生态就是抓经济的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转型,持续描绘石嘴山绿色蓝图,先后提出争创国家森林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的奋斗目标。尤其近几年来,我市坚持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生态转型,积极修复和改善老工业基地生态面貌,连续多年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春秋季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在条件恶劣的贺兰山东麓石头缝里、盐碱泛滥的白僵滩上和主干沟渠、道路两侧,建成了大武口森林公园等一批城市“绿肺”和田园林带,使昔日的煤城由黑变绿,由绿变美,环境面貌彻底改变,石嘴山77万人民用双手托起这座工业城市的绿色梦想。

  五年来,我市紧紧依托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林业工程,深入实施封山禁牧、防沙治沙、湿地保护、绿化美化四大生态工程,封造结合、乔灌草搭配,山水田林湖综合治理,相继实施了汇泽公园、石嘴山火车站周边绿化、滨湖大道景观绿化、贺兰山东麓生态防护林、惠安大街延伸段、民族南北街等绿化工程,着力打造舒适、优雅、赋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绿色民生工程。在主干道路大整治大绿化工程中,全力抓好京藏高速出入口、109国道、110国道、203省道、301省道、302省道、城市出入口及县区主要道路沿线绿化美化,全市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44.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6.1万亩,封山育林18万亩,全市林业用地面积达201万亩,占总面积的25.2%,有林地面积达99.6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22.21平方米,我市先后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城乡统筹和谐发展奖”、“贺兰山北武当生态保护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被命名为“观赏石之城”。

  “现在家门口的公园多了、绿地多了,房前屋后的树多了、花多了。平时吃了饭有空就带着孙子出来散步,健身已是我的生活习惯了。”已经定居大武口的吴银华说。

  如今,在石嘴山的山边、河边、田边、路边,盎然的绿色绸带尽情舞动;昔日荒凉的北武当生态旅游区变得郁郁葱葱,优美的山林向城市渗透,大规模的绿色屏障构成了城市靓丽的风景线;森林公园、舍予圆、人民公园、汇泽公园、中华奇石山、沟口生态园和煤矸石山绿色点缀在城中,让城市生态绿廊和“天然氧吧”愈加生动;日渐增多的芳草绿树,衬托出塞上工业城市的勃勃生机……

  完善基础设施建宜居之城

  静谧的夏夜,步行在北武当河畔,波光粼粼,微风徐徐,市民无不感叹生活越来越美好,城市越来越有现代气息。而在2010年之前,昔日被称为“黑三角”的舍予三产区仍是大片荒地,在荒地中还有工矿企业职工搭建的简陋住所。随着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工,这里褪去脏乱差旧色,如今,高楼、绿地、水系、公路和谐共存,成为城市一景。 “十二五”期间,我市的“城市模样”从“矮穷矬”变成了“高富帅”,这是城市的蝶变之路,也是市民的幸福之路。

  石嘴山的城市建设,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的理念。“十二五”期间,我市坚持这一理念,在人、财、力方面对规划给予倾斜。五年过去了,规划给石嘴山未来描绘着科学蓝图。

  2011年至今,我市共编制完成了《石嘴山市城市总体规划》《大武口行政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石嘴山市棚户区改造规划》《环星海湖开发景观规划》等10多项重点规划。2014年,我市作为全区“三规合一”及“多规融合”规划编制试点地区,从而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全市城市规划区面积由以前的671平方公里达到了815平方公里,全市1439个自然村调整为833个。积极实现与沙湖、银川的同城对接,城市空间格局进一步优化。

  石嘴山城市框架迅速拉开,看得见的变化就有汽车多了,人气旺了,大武口新区、惠农南区建设加速,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山水园林新型工业城市魅力初显,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院、艺术中心、职教中心、职工活动中心、市科技信息中心等一大批公共基础设施相继建成投入使用。

  这是规划的完成,也是梦想的实现。五年来,从规划到实物,市民看在眼里,甜在心头,全体石嘴山人民山水园林宜居城市的理想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石嘴山的城市建设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的。

  五年来,我市始终把夯实城市基础设施,作为提升城市人居环境的重点,从便民利民的角度建设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成效,给我们带来自豪感的是相继建成环湖路南延伸段道路及跨归韭沟大桥、新区经二纬六路、星光大道连接线道路及下穿包兰铁路桥涵工程、大武口平罗同城化项目金水路连接线西段道路及下穿包兰铁路桥涵工程、五岳路延伸段道路工程等市政道路和桥涵工程,城市交通形成了四通八达的高标准城市路网,推动了大武口平罗同城化进程,为城区“东连、南拓”打下了良好的交通基础条件。

  在离城市中心稍远的地方,我市已建成两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一座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一座餐厨垃圾处理厂;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4座,在建污水处理厂1座,污水处理量2472.60万立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7%;供气管道长925.95公里;公共厕所200多座,二类式水冲公厕率达到75%;垃圾收集设施420多座。此外,大武口城区雨污分流、管网下地、街景改造、小街小巷和老住宅小区改造工程,织就出一个个亮丽的宜居场所。

  夯实基础不单是路的问题,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一切都在夯实。五年来,我市基础设施建设上教育不落后,商贸不落后,医疗不落后,文化体育不落后。

  五年来,红星美凯龙、万达广场等大型知名商贸企业相继进驻或开工,农贸市场、万博国际汽修汽配城等专业市场日益热闹……一批批城市符号聚集石嘴山,石嘴山令人瞩目,城市生活充满舒适和无限可能。

  “十二五”期间,我市城市建设大步迈进,小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也取得了重大突破。驱车外出,我们会欣慰地看到,礼河乡民族风貌独特,星海镇水街特色明显……

  一幢幢新颖别致的小康住宅,一条条宽广整洁的村、组公路,穿着入时的农民驾驶着小轿车或骑着摩托车穿梭其中,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石嘴山市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也是新农村建设给农村带来的新气象。

  “村庄巷道干净了,村前的臭水沟没了,村庄漂亮了,老百姓乐了。”平罗县高庄乡同进村村民马永军说。就在2013年,这个村子还是出了名的“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的脏村、乱村,柴草乱垛、粪便乱堆、垃圾乱扔、污水乱倒现象到处可见,老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美丽村庄建设让村子彻底变了样。“村庄美了,人的心情好了,文化活动广场建设把老百姓的心凝聚起来。村民也不在家门口乱堆乱放了。村庄环境改善了,村民卫生意识和文明素质也提高了,三棵柳村正向着文明新农村迈进。”说起三棵柳村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张德明感慨万分。

  夜幕降临,陶乐镇人民广场上霓虹闪烁,当地居民休闲购物、跳舞健身,共同享受着沿黄小城镇建设带来的幸福生活。“如今城市美了,俺们的烦心事越来越少,也开始讲究养生锻炼了。”谈起陶乐镇这几年的变化,花园西街社区孟大妈笑得脸上开了花。小城镇建设让陶乐变了,不仅美了亮了净了,成为休闲养老的不二之选,曾经的河东小镇在沿黄小城镇建设中焕发出了别样风采。

  五年来,我市以“塞上农民新居”和“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为突破口,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搞好新村建设和旧村整治。截至目前,全市新建和旧村改造“塞上农民新居”、重点小城镇、“幸福村庄建设”、“美丽小城镇及美丽乡村建设”520个48547户,农村危房改造13902户,累计完成投资20多亿元。其中,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60个6447户,整治村庄439个36120户,幸福村庄建设10个2823户,危房改造13902户,美丽乡村建设26个,实施了星海镇、崇岗、陶乐、黄渠桥镇等8个小集镇基础实施,受益农业人口达18万人。

  在完善乡村基础设施的同时,我市大力实施收入倍增工程、生态建设工程、服务提升工程、文明创建工程等八大工程,着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提升农民幸福指数,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过去落后的农村变成叫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以水之灵动彰显城市之神韵

  一座城市如果没有水的滋养,就不会拥有灵动和生机。石嘴山把城市水系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的重要载体来抓,以科学发展的眼光,大手笔规划,高标准建设,在“”上做大文章。

  北武当河景观公园工程、大武口拦洪库清淤工程……一个个城市水系建设工程描绘着一幅玉带绕城、碧湖点缀的美丽画卷。

  “不仅治理了泄洪沟,提高防洪标准,保证我们安全,还为我们建亲水景观公园,这可是大好事啊,以后我们可有处可去啦!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民心工程哪!”当看到家门口被垃圾占据着的沟道快建成亲水景观公园,还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北武当河,家住众安家园的64岁的王新民和他的聊友拍手称快。

  王新民口中的泄洪沟正是现在穿西环路过水路面、连心桥、恒大桥、彩云桥的穿城沟道-归韭沟,全长7.2公里。由于沟道平时干涸无水,就“理所当然”成为就近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倾倒场”,不仅与周边高楼林立的住宅区环境格格不入,让老城区和新城区以“”划地,破坏了我市整体城市形象,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活环境。尤其每到汛期,严重影响了行洪沟道的正常泄洪,威胁着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彻底整治沟道及周边水环境,把昔日的垃圾“倾倒场”变成城市“会客厅”,我市积极争取资金开工建设了北武当河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目前水系治理工程已基本完工,将开始实施生态景观工程。届时,在保证沿河两岸8万多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前提下,将坐享“城、水、林、园”, “以水兴城” 的梦想将照进现实。

  北武当河景观公园工程可以说是石嘴山城市水系建设的点睛之笔,不仅有效地发挥其防洪、湿地恢复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功能,而且极大地重塑形象,提升了城市品位。

  五年来,我市不断推进城市水系项目建设,完成了大小风沟、归韭沟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了星海湖标准化堤防工程、大武口拦洪库清淤工程、平罗县城市排涝工程,通过水网间的延伸联展,形成具有特色的区域水系格局,做到水通、路通、景通、林带通,打造城河相伴、水绿交融的美景。

  此外,在“十二五”期间,我市不断加大自备井关停和水资源规费征收力度,完成了石嘴山市水资源勘察项目,为石嘴山市合理开发、保护和管理地下水资源,保障全市供水奠定了坚实基础。

  铁拳治黑

  重塑石嘴山新形象

  山绿水清了,石嘴山人逐渐把眼光投向生活环境……

  面对城市周边一个个脏乱差、散而小的煤炭市场,令市领导寝食难安,更唤起他们规范发展煤炭市场的决心和勇气。2011年9月,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把规范发展煤炭市场整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自全市规范发展煤炭市场攻坚战打响后,抱着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开弓没有回头箭的决心,全市上下坚定信心、加强协作、增强合力、务实进取,在推动煤炭产业科学发展中闯新路,在破解难题上求突破,在解决矛盾上想办法,按照既定的发展目标和工作任务,紧密配合,查清煤炭经营企业底数、完成煤炭集中区规划、取缔非法经营企业、建设标准化储煤仓、组建煤炭经营公司、加强煤炭集中区封闭管理等工作富有成效。

  经过三年的综合整治,如今,行走在大武口区长胜煤炭集中加工区、惠农区104煤炭集中加工区和平罗县崇岗煤炭集中加工区等地,就会看到一座座标准化储煤仓拔地而起,周围一道道高达五六米的蓝色挡风网将储煤区与外界分隔成了两个世界,周围居民区由此加上了一道绿色屏障,即使遇到大风天气,煤灰也不会肆虐飞扬,石嘴山老百姓正幸福地感受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整治战役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三年来,全市非法煤炭经营企业无序泛滥的局面得到根本性扭转,煤炭市场规范发展的良性秩序基本形成,煤炭集中区面貌大幅改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在三年的整治工作中,全市共清理取缔非法煤炭经营户530户,除部分大型煤炭加工企业外,绝大部分煤炭加工企业被限定在平罗崇岗、大武口长胜、惠农104等3个煤炭集中加工区内。全市煤炭经营企业累计投入近13亿元,建成封闭式储煤仓293幢,实现了煤炭加工经营企业进场经营、仓式和半仓式加工。三县区分别完成了煤炭经营公司的组建,煤炭集中加工区的道路改造、封闭管理大门、电子计量监控系统等基础设施先后实施。开展环境卫生日常保洁,大力实施道路硬化、绿化,不间断喷雾降尘,要求运煤车辆及时清扫保洁、加盖篷布……这些长效机制的建立使得煤炭集中加工区黑烟滚滚、煤尘飞扬、黑水四溢现象得到有效控制。

  煤炭市场整治给老百姓也带来了欣喜。“‘抬头难见日,低头见煤灰’是以前我们生活在煤炭集中区居民的真实写照,遇到刮风天,路面上的煤灰随风肆意横行,店铺牌匾脏黑难看,大部分商品都藏在覆有黑灰的塑料布下,我都没心思打扫地面。自煤炭市场整治以来,许多违法企业被取缔,正规企业有的建了储煤仓,有的建了防尘墙,装了喷淋除尘设施,大大减少了煤灰污染,而且镇上还对垃圾集中清理,现在的环境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改善。”平罗县崇岗镇开商店的王海生说道。

  此外,我市还坚持综合施策、多管齐下,对污染项目进行了全面治理,取缔和关停了100余家产能落后企业,淘汰了700多万吨落后产能。培育发展了5个循环经济示范区及大地化工等50多家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示范企业,促进了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每一寸土地都有生态规划,每一个设施都有生态安排,每一个决定都考虑生态,石嘴山正在黄河之滨开展精细的生态“雕刻”,真正实现了生态建设与新型工业城市建设的相得益彰,实现了生态文明和城市发展的交相辉映。(记者雷永福)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
5年支出672亿元年均增长5.7% 中卫市“小财政”托起大民生
  近日,家住中卫市沙坡头区世纪花园小区的戚璐圆说,新华网
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获大禹奖
  近日,记者从宁夏水利厅获悉,新华网
宁夏生态环境监测“十四五”规划出炉
  合理扩增空气自动监测站   实现天地一体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