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那杆心中的天枰--追记同心金牌调解员苏锦山
原题为: 忘不了那杆心中的天枰——追记宁夏同心县金牌调解员苏锦山
新华网宁夏频道6月8日专电(记者 杨稳玺)“这样的场面,这辈子我还是头一回亲身经历”,苏学贵不胜唏嘘。
苏学贵所说的,是5月27日宁夏吴忠市同心县韦州镇一位老人的葬礼。为送别这位老人,人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三四千人延绵几公里路。
那天,夏风和煦。送葬的人们默默流泪,人们耳中能听到的,只有那徐徐风声和鸟儿的清鸣。人们送别的这位老人,名叫苏锦山。
5月26日13时30分许,78岁的苏锦山闭上了眼睛。从那一刻起,当地群众觉得失去了排忧解难、调解纠纷的天秤。
34年的调解工作,5000余件纠纷,96%的成功调解率,让这位不穿法袍的老人,成了这片热土上公平和正义的化身。
和苏锦山老人一样,苏学贵也是一名人民调解员。而他的老师,正是苏锦山。谈及老师教诲,苏学贵热泪盈眶,“老师的言传身教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用真情融冰雪,用诚挚化纷争,不徇私情、以理服人,更要时刻不断学习法律知识”。
在一间简陋的调解室里,苏学贵的话得到了印证。一张木板床、一张桌子、几把椅子,就构成了同心县大名鼎鼎的苏锦山调解室的全部。桌头摆满了各类法律书籍,几个本子里清晰的记录着和调解事宜有关的双方、时间、结果。
苏锦山的儿子苏玉礼告诉记者,苏锦山最后一次来到调解室,是在4月中旬。那时老人的身体状况欠佳,但却仍放不下自己的调解事业,执拗地要回来看看。
苏锦山有将自己的调解工作详细记录的习惯。随着他的年龄逐渐增大,身体精力不如以往,可是来他这儿找公道的人一点没少,老人只好采取预约制来为乡亲服务。直到临终前,仍念念不忘本子上的预约。
正是这样一份对调解工作三十多年如一日的热忱,为苏锦山赢得了口碑和尊敬。这份口碑和尊敬,不仅在穆斯林群体里广为流传,同样令汉族同胞为之倾倒。
提起苏锦山,徐金力十分感激,他说,“要是没有老人,可能我们村和金义钢现在还在扯皮,大家谁都过不上好日子”。
徐金力的家在徐家河湾社,这个自然村是一个汉族聚居村,而他说的金义钢则是邻村的回民。曾经,双方因为一块地皮的归属问题闹得不可开交。金义钢看中一块地皮,准备与人合伙开养殖场。但邻村的汉民则认为这块地也有自己的份儿,死活不让他开工,双方僵持不下。
在多方出面都无法解决问题时,大家想到了苏锦山。金义钢告诉记者,得知苏锦山要找他时,自己早已做好了“柴米油盐不进”的打算。但苏锦山多次上门做思想工作,最终让他拜服。
“我记得最深的就是,老人讲过去咱们从来都没有这种事,孩子啊,以后的路还长呢,你这事要是处理不好,落下了回民欺负汉民的话柄,对你、对咱们镇、咱们县、咱们穆斯林,都不是光彩的事儿啊!你要顾全大局,吃亏是福。”金义钢说。
徐金力也动情地说:“这么大年龄了,老人不辞辛劳地一遍遍跑,人心都是肉长的,谁还能怎么样。老人一辈子都是好人啊,见不得谁受苦,我是真服。”
回汉人民一家亲。最终,金义钢拿出两万元,作为对邻村汉民的补偿。如今,金义钢和徐金力已经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兄弟。
人们总是在一点一滴中,感受苏锦山的好。苏锦山已经离去,可是他就像一杆神圣的天枰,永驻人们心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