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量体裁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25.04.2015  12:48

  拉网式排查筛定49个“空壳村”,针对不同实情整顿转化;启用“聚力工程”专项小额担保贷款基金,撬动激发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让农民收入水涨船高……这些“组合拳”让灵武的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

   灵武“量体裁衣”发展农村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今年以来,灵武市对村级党组织进行拉网式排查,确定了49个“空壳村”。目前,灵武市各乡镇已相继成立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工作领导小组,针对这些村子的不同情况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人员和责任分工,推动“空壳村”整顿转化,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村民持续增收。

   小投入带动大产出

  “今年我们村里改变了土地使用模式,将单一的土地流转改为企业与村集体共同经营的方式,既满足企业的用地需求,也增加了村集体收入。按现在的速度,我们预计每年村集体收入将增加30%。”4月23日,记者来到灵武市梧桐树乡陶家圈村,党支部书记徐忠国信心满满地说。 

  随着天气的转暖,陶家圈村一处苗木场的树苗一片绿意。“我在这里做苗木生意真是离不开村党支部的帮助。”苗木场负责人俞刚告诉记者,他的苗木场占地面积有700多亩,由于苗木具有收益见效慢和投入大的特点,资金问题成了一块心病。就在他为此头疼时,陶家圈村党支部主动提供了帮助。俞刚告诉记者,去年他通过陶家圈村党支部贷款60万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育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劳动力问题。“今年春季第一批苗木即将投入市场,我们将得到30万元的收益。”俞刚说,目前苗木场的运行已进入正轨,按现在的出货量计算,明年和后年的收益将在百万元以上,这对苗木以及村里的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去年我们将‘聚力工程’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作为小额担保贷款基金,以此撬动了10倍的贷款额度,增强了村集体经济发展活力。”陶家圈村党支部书记徐忠国告诉记者,该村将以前的单一土地流转改变为村企合作的新模式,这不仅实现了村集体和当地企业的共同获益,同时对农村基层组织体系和工作方式进行了创新。“现在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村集体经济收入比以往增加了40多万元,这要比以往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益要高很多。”徐忠国笑着说。

   打出农民增收“组合拳

  村集体经济上去了,村民收入自然水涨船高。徐忠国告诉记者,目前与陶家圈村合作的企业,所雇佣的工人大多是当地农民,这也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就业问题。

  在位于陶家圈村的金灵州种业水稻育种秧棚里,48岁的吴天贵正在细心地打理。“以前我主要是外出打零工,每个月的收入只有一两千元,而且不稳定,现在在这里工作每个月固定能拿3000元。”吴天贵告诉记者,随着进入村里的企业的增加,村里人的就业机会也更多了,“现在就算到了农闲时节,村里的人也都一门心思去赚钱,玩牌的人少了。” 

  “在增加农民工资性收益方面,我们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扶持力度的同时,也不断努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灵武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王桂芳告诉记者,今年灵武市将把电商技能培训、创业培训与资源开发平台建设结合起来同步推进。每年培训农村青年电商经营者30名,扶持10名农村青年创业,带动农民就业。 

  此外,在用工保障方面,灵武市也将建立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工资支付监控、工资保证金等制度,严格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      

   建立“双增”工作长效机制

  据了解,近年来灵武市通过深入开展基层组织建设活动,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去年灵武全市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219万元,面临增加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及村民收入的老大难问题。为此,灵武市定下目标,力争到2018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同比增长12%以上,老移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3%以上,生态移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并在同年初步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消除“空壳村”的目标。

  “目前灵武市城乡发展不平衡,农业人口占灵武市总人口的近50%,但农业增加值仅占全市GDP的3.02%。‘三农’问题是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不抓好基层,我们的‘长板’再长,也不能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和水平。”灵武市委书记李建军告诉记者,灵武市要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机制,并完善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用增长的工资性收入弥补转移性收入。

  李建军介绍,灵武市还将完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长枣、山草羊等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是确保农业提质增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源动力。针对移民地区群众收入低的短板,灵武市将积极争取上级政策增加移民转移性收入,制定出台加快移民地区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努力实现每户至少一个增收项目、至少一人稳定就业,力争包括生态移民在内的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00元以上。

  记者  白雨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