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天保工程区之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25.01.2017  05:39

  沐浴着冬日暖阳的白芨滩,被柠条、沙蒿、沙棘等覆盖着的沙丘连绵起伏,勾勒出一幅静谧原始的画面。待到春风吹过,这里又将是一片绿色的海洋。

  谁也不会想到,现在树木成行、植被茂密的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前曾被毛乌素沙漠覆盖,黄沙不但侵蚀着周边村镇的良田,还觊觎着西边不到3公里的黄河。

  63年前,为了阻挡沙漠前进的脚步,在毛乌素沙漠西南边缘成立了灵武市白芨滩防沙林场。三代治沙人与自然不懈地抗争,他们以平均每年造林治沙一万亩的速度,在黄河东岸构筑起一条南北长61公里、东西宽20多公里,总面积达63万亩的绿色“长城”,使毛乌素沙漠南缘沙丘后退20多公里。如今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148万亩,其中纳入国家公益林49.9万亩、天然林管护35.6万亩,其余62.5万亩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植被覆盖率已由最初的20%提高到如今的逾40%。

  横亘在银川东部的这条绿色长廊,如一道天然屏障,隔离了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和银川、吴忠、灵武等城市,搭建起首府“西有贺兰山、东有白芨滩”的生态安全格局。

  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灵武市白芨滩林场场长王兴东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摸索和总结,职工们用麦草、稻草在沙地上扎出长宽各1米、深二三十厘米的草方格,在草方格中种植沙蒿、沙棘等植物,外围栽种灌木固沙林、乔灌防护林,内部发展经果林、养殖业、牧草种植和沙漠旅游业,形成“六位一体”的防沙治沙和发展沙区经济的模式,创造了改造利用沙漠、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范例,被国务院确定为推进宁夏经济建设重点推广模式。

  “天保工程实施十几年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共投入资金近亿元,让千百年来沉寂的沙漠有了生机和绿色。”王兴东说,通过几十年的人工修复,绿色板块不断延伸,现在的白芨滩有树、有草、有鸟、有花、有动物,实现了原始美、自然美、沙漠美、花果美、精神美的和谐统一。2016年建成开放的白芨滩国家沙漠公园,向世界展示了宁夏防沙治沙的成果。

  近年来,白芨滩基本建成经果林、设施温棚、养殖业、苗木业四项沙产业体系,职工平均收入超过5.5万元。虽已是数九寒冬,但林场职工冬闲“不闲”。近年开始,白芨滩林场大泉管理站职工学习周边郝家桥镇上滩村种植温棚韭菜。韭菜一冬可以收获4茬,一栋温棚能收入2万多元。职工张雪云在完成林场规定的“每个职工一年扎1万个草方格,栽植1万株树苗,治沙100亩,从治沙中实现收入1万元”的目标任务同时,还在管理站承包了28亩经果林和苗圃,一年收入近20万元,实现了治沙与致富同步。(记者 贾莉)

宁夏:让职业技能培训惠及更多“三类”帮扶家庭
  新华网银川1月4日电(记者 谢建雯)记者近日从新华网
既要“面子新”又要“里子实” 大武口老旧小区改造暖民心
  “改造后,小区的路平了、灯亮了,家里暖和了,我们的心也暖和了。”近日,石嘴山市大武口区永欣园小区9号楼居民孙群告诉记者。2021年,大武口区投资1.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