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态文明建设让银川更美

30.05.2015  14:05

  人水和谐创造价值

  水生态文明建设让银川更美

  银川新闻网讯(记者  束蓉)“银川地处西北内陆,却有着塞上湖城、全国节水型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十多项荣誉,为什么?”5月29日,在银川举办的2015中国(宁夏)国际水资源高效利用论坛——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专题论坛上,曾参与国家多个城市水资源评析的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总工唐克旺揭晓了答案:银川市遵循“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有效利用水的边际效用,湿地生态得到恢复,湿地自然景观得以重现,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遵循“人水和谐”的治水理念和“生态立市”的方略,2001年,银川市正式提出“塞上湖城”,营造“最适宜居住、最适宜创业”的宏伟构想。数年来,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银川市科学编制了水生态文明建设规划,实施了水系连通整治和湿地保护与恢复等建设项目,建立健全了湿地保护体制机制,全市湿地面积增加到5.31万公顷,湿地生态得到恢复,湿地自然景观得以重现,塞上江南名符其实。记者从银川市水务局获悉,我市分别从大力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大规模开展湖泊湿地恢复与保护,加强湖泊湿地水资源保护,逐步开展水生态修复和治理等方面入手,稳步提高城市防洪排水能力,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水和谐。曾经是泄洪沟的艾依河于2006年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现已成为银川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艾依河的建成,湖泊湿地的恢复、扩整、连通,再现了“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景观。加之阅海生态公园、北塔生态公园等园林景点的建设,首府城市风光一派旖旎,为银川市的发展奠定了可持续的生态空间,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强了城市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银川市外向辐射能力,吸引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经商,使银川市成为西部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现如今,河道沿线、湖泊实地周边已成为广大商户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的黄金带和聚宝盆。 

  水连接了城市和自然,也慷慨地给予了银川丰富的自然资源。据统计,全市现有湿地面积5.31万公顷,面积在100公顷以上的湖泊有20多个;湿地植物约190多种,湿地野生动物150多种,近年来,此前从未见过的孟加拉海鸥和地中海白天鹅也出现在阅海湖面。记者从论坛上获悉,下一步,银川市将依据《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即“水十条”),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提高农业、工业用水节水系数,不断提升污水再生利用率,减少排放,全市争取到2016年削减COD排放量10000吨,氨氮2000吨。再生水处理及利用率提升到35%;到2020年分别提升至11000吨、2100吨和60%。在保障供水及防洪安全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水景观,构建城市水环境生态圈,对鸣翠湖等20多个湖泊湿地进行保护性开发,修复湿地生态系统,提升银川市整体风貌。